阅读历史 |

第656章 文化艺术就该服务于民生经济!(2 / 2)

加入书签

甚至会有人担忧于此。

李景霖已经是越来越明白了。

为何西方都能在一個破烂快餐店里赋予所谓的文化属性?为何华夏喝腻了的,随手传出去的抹茶,都能在小日子的运作下,名扬海外,好悬没成为人家的代名词?

真的只是宣传?

其实不是。

在金陵这边考察了一圈后,李景霖就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问题的本质。

在纪念馆的这么一刺激之下。

李景霖直接通透。

完全就是因为他们可以率先将这些东西商业化,产业化。

当艺术或者什么民间传承脱离了商业后,确实难以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而在商业化和产业化上,为何发展似乎令人感到有些不尽人意?

原因真就是两个字。

【B格】

华夏人还是太实在了。

有时候想的都是物美价廉。

但实际上呢?

真正想要有影响,B格才是最重要的。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国度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只要贵的,不要对的,贵的才能装B,才能显得我有格调,我与众不同】

明白这一点后,李景霖悟了。

西方传来的消费主义思想,终究也将成为一朵美丽的回旋镖,狠狠的扎在西方冤种的身上。

华夏文化本身B格就是拉满的,如果运营的时候不去着重这一块的描述,怎么可能有影响力?

为什么西方奢侈品,或是小日子的破烂寿司,偷学的抹茶,能在全世界打出相当大的名声?

原因就是贵!

贵那就是有B格。

大家都说的奢华而有内涵,说的就是这一点。

文化属性的高低,其实并不一定起到决定作用,能不能将文化属性变现,才是影响力的关键。

只有大家都能将文化属性变现了,决定胜负的才是文化属性的高低。

而华夏在文化属性高低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

缺少的仅仅是商业化与变现。

到了这里。

李景霖的思路就完全打开。

很快,便开始写起了策划书。

旋即便交由自家大哥审核,看看是否可行。

大哥点头后,自然是联系了其他单位,进行协商会议,相互配合。

最后将文件拿到金陵,开始正式开搞。

而李景霖这位发起人,则是负责了整个项目的顾问工作以及项目指导。

开始将艺术,整合到产业之中。

整合所有的文化内涵与产业,细致的进行有机结合。

整个大型项目,看起来很隆重,涉及的范围也很多。

但其实仔细一看,还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

所需要的经费预算,顾瑾看了以后甚至发出了灵魂拷问。

“不是,李主任,就这点钱?”

“那能够用吗?”

“砸进去能不能有个水漂?”

顾瑾有些怀疑人生。

这么大的动作,这么大的项目。

怎么就只有一千二百万的经费?

这甚至不如其他大型项目的零头啊!

同样,李景霖也有点绷不住了。

不愧是老苏,财大气粗。

“少?不少了,我从小花东北币长大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