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启程(1 / 2)
二月十四日。
距大玄国年关还有八日。
朔州城门外。
此时正是辰时,今日天色晴空万里,丝丝凉风沁人心脾,经过昨日那场温和的细雨,整个朔州地界都变得焕然一新。
城门前,朔州刺史亲自带着一众官员,护送绣衣使者和小星官两位大人出城。
卜星腰间悬挂着一只绣有星象的锦囊布包,这是监天司内的法器,是件可纳物的灵宝,虽然比不得李夜清身后的那浮生画轴,却也是极为珍贵。
那吴縉彧的尸身和司农官吴言之,此刻就被卜星收纳进了这锦囊之中,随身携带。
朔州刺史上前一步,拱手感慨道。
“两位大人,此一别山高路远,还望路上多多保重。”
李夜清俯身向这位老刺史回了一礼。
“多谢刺史大人关心,眼下时候不早了,我们便就此离去,日后有空再来你这朔州城中叨扰。”
“不叨扰不叨扰,这次朔州神道和灾荒的事务全靠两位大人相助,等下次来,这朔州城必定会是另一番好景象。”
朔州刺史摆了摆手。
“昨夜谯楼也来报了,希夷山的仙师已经向泰山府君禀明了五通神之事,那五通神在大玄关外耽搁了,故而久久不曾上任,现在五通神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上任就在这两三日之间。”
闻言,李夜清抚掌道。
“既然如此,那真是极好,话不尽言,在下也该启程去往蜀州了,就此别过。”
朔州刺史领着十几位官员,跟在两人身后道。
“我再送两位大人一会儿。”
一直送到朔州城外的官道尽头,那朔州刺史才带着诸多官员返回了朔州城。
李夜清看着返回的众人身影,再看看朔州此时晴朗的天气,只觉得身上好像有什么担子一下就变轻了许多。
但一想到庸都城里的情
况,李夜清又觉得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卜星止步,侧目瞥向身侧的李夜清道。
“到这里我们就该分道扬镳了,你往西去蜀州庸都城,我往东回江南道玉京城。”
听到这话,李夜清抚着腰间的霜降剑柄,冁然一笑。
“是啊,这三两日时间过的真快,小星官为人也颇为有趣,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和你这人做朋友可真费劲啊,一点秘密也没有。”
卜星也是微微一笑,随后换了个自称道。
“下官知道的秘密可比李绣衣猜到的还要多呢,你说是吗,玄祯殿下?”
听到卜星的称呼自己的本名,李夜清稍稍一愣,继而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原来他早就看出来了,不过自己也应该能够猜出这件事的。
“好了,殿下,就此别过吧。”
卜星挥手向李夜清道了别,随后身形很快就消失在了李夜清的身前,只留下一句话还萦绕在耳边。
“下官等着殿下回玉京城的那日,届时我们再秉烛对弈,通宵达旦。”
李夜清挥手目送着卜星的身影,直至彻底消失不见,随后他也转身走向了面前通往蜀州的官道。
蜀州距离此地莫约有一千五百多里,就算用上道门的神行法,也该需要三日左右。
“今年的年关该在庸都城过了,倒真是有些不习惯。”
李夜清笑着摇了摇头,随后沿着官道向前走去。
就在他走出两步时,有一片落叶飘到了李夜清的面前。
李夜清伸手捏住树叶,发现这树叶上附着泗水府君的灵气,也正是从清河县的方向飘来。
树叶上只写了一行小字,李夜清一眼就认出这是柳折的字迹。
“李郎,此番多亏了你,以后在玉京城没有我帮忙,你自己可得多长点心了,对了,那灵泽神也让我给你带句话,她说多谢,当然
,我也是这个意思。”
李夜清看着这一番话,不免有些忍俊不禁。
就算成了泗水府君,那家伙还是这么的不着腔调。
不过以后玉衣卫里少了个柳折,多少还是会有些不习惯的吧。
李夜清心中感慨,而后松开了捏住树叶的手,随后那树叶就随着灵气一同消散了。
狐女从画境中走出,来到李夜清的身侧后问道。
“李君,方才是谁的来信?”
两人沿着官道向前,一边走一边闲聊道。
“柳折,你知道的,如今他可是成了泗水府君,大玄的二等神灵,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闻言,狐女却是轻轻叹了一声。
“可是,柳折成了泗水府君,那就不能够陪伴在家人身边了吧,他如今就在清河县神道任职,可却只能远远看着自己的亲人,他心中其实也不好受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