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抛开本质看表象(2 / 2)
力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只靠史书记载,根本难以了解其本质,毕竟 史书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再闵作为一个失败者,必然会被胜利者低毁。
如果当真按照史书记载来分析再闵这个人物,首先,再闵是当时后起 政权的统治阶级,也就是所谓的“皇族”,他多是后赵国主石虎的养子,他 算石虎的孙子。
在石虎死后,还是彭城王的石遵在争夺最高权力时给再闵画饼,将来 成事立石闵当太子,可称帝后又为了拉拢石氏宗亲的支持,立了别人。
而且免死狗烹,还要下手于掉石闵,当时素有战功的石闵掌握看后 的军事大权,自然不会坐以待,于是抢先动手掉了石遵,拥立二五仔 石鉴做了皇帝,结果石鉴过河拆桥,刚一登基,就想暗算石闵 接连被两任羯族皇帝背叛,想想石闵当时应该是啥心情。
作为一个被胡人养大的汉人,起初再闵也并没有对自已的汉人身份有 何认同。
直到被石氏宗亲多次欺骗后,才让他恼羞成怒。
他发布《杀胡令》,后又亲自破坏《杀胡令》,这些不过都是政治需 要。
在邺城动乱达到最高潮的时候,大部分胡人将士都支持石鉴,而大部 分汉族将士则站到了再闵一方。
在弥漫全城的大恐慌中,任何个人都会主动寻求群体的底护。
试想一下,在当时有什么能比肤色、鼻梁和须发这些更容易,且鲜明 的将人们区分为不同的群体: 又有哪个群体能比胡、汉两族更能容纳绝天多数个体,同时又能将个 本团结起来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呢? 更何况两派首领,一个是胡人石鉴,一个原本是汉人再闵, 既然北方胡汉之间的矛盾这么严重,成立一个新兴的汉人政权来打压 胡人,占据地盘,也不失为上策。
于是石闵登基称帝,立国号魏,不久恢复冉姓。
再魏当时六夷、杂胡总人口并不少,大多还是军户,战斗力还挺强, 如果严格执行《杀胡令》,怕是霸业未成,再魏先亡。
一年后冉闵为壮大军力,收了一千胡人降兵,还任命自已的儿子冉胤 为大单于,统御这些胡人。
所以在冉闵想安抚胡人,稳定局面的时候,会杀了民族立场鲜明的反 胡派光禄大夫韦護。
而在兵败丧子,胡人纷纷叛变时,又追封韦護为大司徒,表明自己与 胡人势不两立。
可再后来,再闵又封收服羯胡军队,并向自已投降的刘显为天单于。
之所以反复横跳,是因为再闵是一个政治人物,对于这样的人,当一 招不灵的时候,就启用另一招,哪怕借此来否定昨关的自己。
已。
很多东西在普通人看来是慷概大义,在政治人物眼中不过是手腕而 试想一下,谁会将这样反复的人视作英雄,谁又会喜欢这样一个男主 角,所以张一谋说“要抛开本质,看表象”,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相 同的问题。
经过统计,首映当天,单单京城一地,就贡献了近百万的房,单场 放映房更是高达8万。
国内其他地区的房数据,还没有统计上来。
但是从当天各天!户网站刊登的各地观影情况来看着,形势十分乐观。
张一谋这下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从最初的剧本创作开始,张一谋虽然一直对这个项目抱有巨大的热 情,但内心却始终志志不安。
毕竟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人将那段历史搬上大银幕,更从来没有人尝 试去讲述再闵的故事。
作为先行者,必定是要受到质疑、责难的 所以在完成了全部的后期,张一谋选择了将自己封闭,不去理会外界 的纷纷扰扰,只等着电影首映的这关。
好在现在的情况还不错,观众在对于这部电影也给予了巨大的热情。
不过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随着电影上映,更大的质疑声随时 都会到来,对此,张一谋已经做好了准备,毕竟这一次,在他身后有着无 数支持他的观众。
果不其然,就在《再闵传》上唤的第二大,早就做好准备,等看鸡蛋 里挑骨头的专家们再也安耐不住,一个个的跳了出来, “为民族团结的破环者树碑立传,张一谋到底意欲何为!”
! 一顶大帽子稳稳的扣在了张一谋的头上。
月 显示本书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