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章 丘甲兵制:继初税亩后,鲁国为何又要推行丘甲制?(1 / 2)

加入书签

由于鲁国参加了断道之盟,并讨伐了杞国,这让齐国很火大。

每个鲁国人,都感受到了来自齐国大兵刀锋的寒气。

先君宣公之所以病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被你齐国佬的压力给压死的!

为应对齐国威胁,鲁国先是赴楚国求援。

但大家都清楚的是,楚国因为楚庄王去世忙于国丧,根本不可能来帮助鲁国。

唯一能够帮助鲁国的是晋国。

鲁国也派人出使过晋国,而且得到的消息是令人振奋的。

晋国表示,不会放任齐国乱来,更会坚决保护好象鲁国这样对晋国忠心的小弟。

但所有的鲁国人也都知道,晋国人是全世界最大的忽悠派。

嘴上讲得蜜一样甜,但不能傻呼呼地真将全部希望放在晋国人身上。

那怎么办?

季孙行父一口气采取了四大措施:

第一大措施,再次派人出使晋国。

这次派出的是大司寇臧孙许。

臧孙许,卿大夫,世袭大司寇,臧氏家族宗主,鲁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大夫臧文仲之子。

臧孙许赴晋国,肩负的使命有好几个:

一向晋国报告相关事项。

鲁国先君鲁宣公薨了,现任新君为黑肱,正在主持国丧大礼,所以不能亲自前来朝见晋侯。

当然,他不可能对晋景公报告说,现在的鲁国国君为鲁成公。

因为所谓鲁成公,是必须等他去世后,后人给了他这个成的谥号才有的称谓。

我们在读一些关于春秋方面的书,有时会发现作者不够严谨,居然会出现“齐桓公您好”、“我们的国君楚成王派我来对你们说”之类的,真是啼笑皆非。

二向晋国报告鲁国的东门氏家族因为曾经犯下杀嫡立庶的罪,被鲁国人民给驱逐了。

鲁国的卿大夫班子成员,分别是谁谁谁等。

鲁国坚定地跟着晋国尊王攘夷,奉晋国为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重申断道之盟精神,为天下和平大义作出贡献云云。

三向晋国报告齐国的野心。

齐国虽然口口声声说加入断道之盟,但那是表面上的。

晋国务必要堤防这个阳奉阴违的山东诸侯。前不久,齐国讨伐了断道盟会盟约国邾国,邾国被打残了。

而且,据可靠消息,齐国正在联络南蛮楚国,意欲对中原诸侯不利,破坏中原诸侯联盟国之间的关系,严重影响晋国的国际地位。

对了,鲁国虽然已经作好了应对齐国入侵的准备,但鲁国仅两军,军事实力不足。

一旦齐军入侵,单靠鲁国自身的力量难以自保,请求晋国务必为鲁国主持公道。

鲁国春秋史上,臧氏家族的大佬们口才都是一流中的战斗机。

晋景公听着频频点头。

为了让鲁国放心,晋景公与臧孙许在晋国重镇赤棘举行盟誓。

这是一次高调的盟誓。

两国向全天下宣布:鲁国是晋国忠实的盟友!谁敢欺负鲁国,那就是在挑战晋国,晋国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季孙行父对臧孙许此次出使晋国取得的外交成果非常满意,但前面说了,鲁国不能一味依赖晋国,鲁国自己也得有具体措施。

这便是季孙行父果断采取的第二项重大举措:实行丘甲制。

季孙行父一直在研究晋国如何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个课题,他认为,晋军的强大,除了军事行动常态化,军队战斗力强,作战经验权其丰富外,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是一个重要基础。

想当年,晋作州兵,保证了兵源,所以晋军从原本的两军,扩大到三军,甚至到后来还扩充到了六军!

这六军,由于实施的是州兵制,所以国家因此而耗费的军费并不多,晋国从而一直保持了强大的军队。

相反,鲁国曾经也有三军,但由于国库匮乏,难以维持军费开支,故在鲁文公时代裁撤了一军,只剩下了两军。

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如何跟强敌玩?

既然你晋国可作州兵,那咱鲁国有样学样。

公元前590年3月,鲁国全面实施丘甲制。

丘,指的是定居点,也可称州、郊、遂、虚等,即有人口聚集的地方,但没有城墙。

对应的,是由围墙围起来的城、邑、都。

甲,即甲士,就是士兵。

但这个士兵,跟晋国州兵制度的士兵有所不同。鲁国的丘甲,必然是带甲的士兵。

这个带甲,不单指穿着甲衣,还有武器、战车、战马等!

于是,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鲁作丘甲,指鲁国实施了在定居点征兵和军赋的制度。

我们在讲晋国时,对晋作州兵作了详细的解释。

关于国家征兵,放到现在,貌似很好理解,服兵役是公民一项义务,符合条件的公民都得报名参军。

但春秋时期,参军绝对不是公民的什么义务,而是一项权利,是一项仅仅由贵族阶级才拥有的权利。

这个贵族阶级,主要的便是士和大夫级别的人,即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