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章 黛玉的御宅术(2 / 2)

加入书签

这样看下来,当个知县确实要比京官轻松许多。事情虽多又杂,可手上有了一批可以使唤差遣的人,足以称的上鸡头。哪里是在京师六部的谨小慎微,可以比较。

…………

…………

当家主母回到家里,连衙门后宅的灶房都感觉出不同。才到申时,晚上的菜单就送到他们手中。其中菜样,都是家常。可这般有使力的方向,总好过县老爷一句‘随便弄’,来的更好更轻松。

晚间,一家三口热络的吃过饭。陈恒特意放下公事,没起身直接去书房。反而在厢房内,陪着黛玉、英莲闲聊起来。

后宅处的厢房,有软榻一张,中间摆着茶案,其下又是数张椅子依次排开。黛玉真是聪慧,没跟陈恒一道坐在榻上,而是拉着英莲坐在相邻的椅子处。

不过三人间的话题,还是黛玉跟陈恒说的多些。英莲更多的是在听他们两人,说些京师的旧人旧事。其中见闻甚是有趣,也叫英莲听的深感好玩。

“这么说,宝玉跟宝钗成亲,还是宫里娘娘下的旨意?”陈恒有些没想到,自己都娶走了林妹妹,怎么贾家还绕不开元春赐婚的过程,总不能是为了跟自己争口气吧。

“嗯。”黛玉点点头,将林如海对此事的看法道出,“爹爹说,应该是最近京师里的人家,因为海事司的事情,弄得人心惶惶。大家有意借此热闹一番,稳一稳彼此的心思。”

话末,黛玉忍不住笑了一声,将贾、薛婚礼上的热闹,说了个大概。其用到的排场,听的陈恒亦是惊奇不已。半座京师城的勋贵都去了,那场面,真是太过隆重,叫人不好点评。

“对了,相公。”黛玉突然想起一事,抬手招来紫鹃,取过对方随身携带的信件,“这是韦大姐夫写给你的信。离京前,琦君姐姐特意托我送来给你。”

是杜云京啊?!陈恒有些意外。取过信件后,他匆匆看上几眼。才奇道:“冯老将军调任北地了?怎么连卫侯也去了?”

这事发生在贾、薛成婚之后,黛玉离京前亦是听闻到风声。她忙点着头,确认此事已经板上钉钉。

信中出现的俩个人名,正是冯紫英、卫若兰的父辈。这俩人的突然调动,实在有些奇妙。陈恒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去,才知道杜云京为何在信中提及此事。

因海事司之事,李贽有意私下调查京师勋贵的家底。以贾家、史家为首的家族,都在想方设法填补自己的亏空、错处。

而像冯、卫这样的人家,肯舍身赴边关,更是抱着戴罪立功的心思。统领行伍的将军,只要不是犯下谋逆的大罪,李贽都不会直接对其开刀。

那么说……陈恒突然想起一事。原书里,贾家在甄家好像存过一笔银子,依稀记得数目不小,足有数万两之多。现在有了海事司的事情,贾家存在甄家的银子,会不会更多?

心中悄悄记下此事,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能用到。陈恒又继续往下看,到信末,他终于看出杜云京信里无法言明的意思。

李贽竟然有意让杜云京参与其中,来查办起京师勋贵的家底。难怪杜云京在信中几番点出,京师勋贵之间的远近关系,恳求自己回信解惑一二。只是老杜信中的措辞,似乎急得很,陈恒有些苦恼的想着。

这杜云京性子直爽,为人坦荡,又有为民请命的志向。初得皇差,难免想着公事公办,大干一场。可李贽会让他来主持此事,明显是抱着私下查办,不要惊动外头的心思。

明年边关又有烽烟,对现在的朝廷来说,维稳是

能选中杜云京,无非是李贽看中杜云京不为权贵折腰的性子。这里面的把握分寸,还是得跟老杜说个清楚明白。

想了想自己回信的规劝言辞,陈恒才把此事稍稍押后。又跟自家两位夫人唠起家常,直至夜深。

…………

…………

翌日,陈恒从黛玉屋里醒来。在家中用过早饭,就领着县衙的一干衙役往南门粮库奔去。华亭县内良田甚多,粮库共有厫房四百余间。

了半日一一查过,确保各处存粮都没问题。他才带人回到公堂,继续处理今日的公务。往年还有不少积下的案子,案情都不大,多是邻里间的琐事纠纷,或是亲戚对于过世家人遗产的争夺。

这些事处理起来却十分麻烦,好在陈恒已有让人信服的官声。几番裁断下来,百姓无有不服者。等把琐事处理完毕,陈恒就要开始思考港口徭役的事情。

如今已是十一月,贾雨村虽是初任川沙厅通判,时间却是不能再拖下去。陈恒取过纸笔,在纸上写下本次徭役的公文。因是要给县内百姓看,他的措辞十分直白,尽量让人通俗易懂。

除了告诉境内百姓,参与者能抵扣明年的一部分税赋外。陈恒对各家应征的男丁,亦有对应的钱粮补助。数额虽不大,总好过大家冬日在家无所事事。

定好之后要分发各乡各村的公文,陈恒就拉着县衙官吏讨论采买各地原料的事情。他们在前头忙个不停,县衙后头也有一番热闹。

黛玉一回来,从京师带来的自家仆役,马上接管后宅各处。昨日听闻信达讲明县衙的情况,知道相公还在整治下属。她听完原委,亦是计上心来,一早就安排人出去采买食材。

等到陈恒忙完回来,见到后宅处的热闹,他才奇怪道:“咱们家什么时候要办宴席了?”

黛玉一边帮陈恒换过衣裳,一边笑着解释道:“县衙里人心各异,无非是他们拿不准相公的性情。咱们家之前已经立过威,当时相公虽有犒赏,可今日若能与他们共醉一场,才能真正收拢人心。”

陈恒听的大喜,整理好衣带,就对娘子道:“我原本就惦记此事,还想着年关前,抽空安排他们一顿。今日有了你,真叫我省了太多力气。得妻如此,真是夫复何求。”

听到这番甜言蜜语,黛玉却古怪的白了一眼陈恒,只叮嘱道:“虽是跟他们共饮叙情,相公还是仔细些身体。贪多伤身,若是喝到烂醉,不免耽误明天的事。”

“嗯,我省的。”陈恒连连点头,看着黛玉这副忙里忙完的模样,他亦是笑道,“等些时日,我们就出门好好玩一趟。松江城有不少名胜古迹,听说三国时陆都督的点将台,就设在此地。”

“这……不好吧。”黛玉眨眨眼,她虽有些意动。可想到自己的身份,又怕惹来旁人的非议。哪有县令夫人,出门抛头露面的。官宦夫人,谁不是藏在后宅中,关上门当个贤妻良母。

“有什么不好的。”陈恒却不觉得有问题,直接道,“此地又不是京师。家中长辈都不在身边,还有何人能管到你我头上?”

他就是抱着这个念头,才一心惦记着外放,想给黛玉寻个自由自在的天地来。

瞧出陈恒的得意,林妹妹忍不住抿嘴笑道:“知道了,知县大老爷。”

陈恒扬扬眉,压下心中的欢喜,就踩着夜色往前堂走去。县衙的庭院很大,毕竟是要举办县试的地方,足以容得下十几张桌子。

等到县令老爷穿着常服走进来,下属官吏的神情都为之一松。他们就怕这个时候,老爷还穿着官服,叫人不敢敞开饮酒。

这种场合少不得柳湘莲助力,等到陈恒说过几句开场的亲近话。前者就端着酒杯,在捕手桌和快手桌中来回奔走。这些人交给柳湘莲接触,陈恒最是放心。他干脆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县衙的文吏上。

整个十月,县衙众人为赵家的事情,都是忙碌异常。见到县令大人,亲自摆下宴席酬谢,大家暗地里都高兴的很,觉得自己没跟错人。

这次来的县老爷,不仅能办事,会做官,更是个体恤下属的大人。能跟着这样的上峰,众人心里自然不会有怨言。

此宴过后,又等了几日。陈恒寻了个平常的日子,将孙快手和他的两名属下召来问责。这三人对给徐家通风报信之事,也是供认不讳。只说自己碍于情面一时用错心思,走错了路,恳请老爷开恩。

虽然他们说的诚恳,又保证自己不会再犯,可陈恒还是没打算既往不咎。赵家事情是对华亭百姓立的威,孙快手这批人,就是对县衙诸人立的威。

若是赏罚不公,以后如何御下,取信于人?陈恒没有多留他们,直接把三人的名字从县衙名单上革除,示意他们往后不必再来。

县衙其他人,见到孙快手哭天喊地的懊恼模样,心中也是戚戚的很。好好一个铁饭碗,就这般丢了,大家难免有些兔死狐悲。

可真叫他们埋怨起陈恒,又有前几日欢愉的酒宴在。大家思来想去,只好定下心思,以后要好好给县令老爷办事。

如此一紧一松再一紧,经过赵家、县衙酒宴、孙快手等事,陈恒总算是降服住麾下诸人。眼见自己交代下去的事情,大家都办的异常用心。陈恒终于确定,是到了去川沙厅拜访贾雨村的时候。

吃晚饭去了,饿了,饿了。哈哈哈哈,书友们记得投票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