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6章 新书2(2 / 2)

加入书签

“正好通过这种不真实的设定,提醒读者:现实并不顺利,书中的美好结果只是理想,需要我们一起改变,才能真正到达。”

陈夏捂住嘴,笑得很得意,“突然发现,想出这样玩弄人心的方法,我看起来是不是像一个大反派?这就是作者的恶趣味吗?”

笑了一会,她回到构思,“串起全书的主角已经被我安排了,具体事件或者说公益项目,也不能敷衍了事。

“小说内容已经很明确,是由一个个故事拼接起来。这种拼接到处可见,对于读者算不得新鲜事物,最典型的就是各种侦探小说。

“拼接不是问题,但要想出彩,拼接的手法值得注意。如果只是就一件事论一件事,小说就散了,必须要疯狂地埋伏笔。

“这种伏笔不能仅仅是在前面的故事里添加后面故事的引子,还要用前面故事的结果,去影响后面的故事。

“埋下的伏笔,也不是立刻就要引发,完全可以第一个在故事埋下去,在最后一个才挖出来。还可以埋一些混淆视听的假伏笔,和读者斗智。”

可能是想到了读者一边阅读、一边猜谜的情景,陈夏离开转椅,躺到床上,抱起抱枕,翻滚了两圈。

她特别戏精地握拳放在唇边,假装咳嗽了两声,“即使幸灾乐祸,也不能表现得这么明显,要稍稍克制一点点。

“与故事情节类似,故事里的人物也不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前面的受助人可以和主角一起帮助后面的人,后面的受助人也可以提前登场。

“这样既有‘好人会收获好结果’的寓意,又有把善心、爱心一直传递下去的寓意,而且能丰富故事的色彩,减弱角色工具人的观感。”

她坐了起来,“总结。虽然小说的故事结构类似单元剧,但不能仅把它当成一列有很多车厢的列车,而是要像一家公司的不同部门,彼此关联、互相影响。

“故事里的诸多人物,既不是单线联系,也不是用完即弃,而是要织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使读者在阅读时,屡屡碰到熟人。

“除了电子游戏附身这个暗示,主角、配角、其他角色和他们生活、工作的环境,必须要尽可能真实,才能最大限度增强读者的代入感,激发他们的同理心和爱心。”

陈夏坐到笔记本电脑前,新建了一个文档,“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么多。填充进去的故事,不能照抄,但可以参考过往具体的新闻和案件。

“想得再多、等得再久、准备得再充分,都不如立刻动笔,趁着灵感没有淡忘,把脑子里的虚幻影像,誊写成纸上的黑色文字。”

她把双手放在键盘上,“嗯,小说的名字是什么呢?果然,万事开头难。”

她抬手指向墙边的塑料收纳箱,盖子自动打开,几个方格本飘了出来,悬浮在她面前,依次慢慢翻动。

“风推夏午过西丘,回望玉棱丢。谪仙亦害缰锁,何事辨俗流?

“花正好,月仍羞,倦穷究。朝生蘋末,暮死葭梢,人也蜉蝣。

“嗯,新书就叫《蜉蝣》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