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上帝保佑蒙古(2 / 2)
这也是人之常情。
人面对有些对自己伤害特别大的事情,第一个反应从来是不相信,挑毛病。
只是,即便乃颜再挑毛病。再讨厌,但也知道,既然李恒敢摆出这个阵势,他内心之中,一定是有所依仗的。
他可以小看李恒,但不能小看忽必烈。
乃颜内心中迅速想到好几个战法。
比如,列阵不战,将这一支新军包围起来。
这就是草原上,骑兵对步兵最常见的手段。
只是忽必烈亲提大军在后,他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今日之战,是为了提振士气而来的。他临阵不战,会让上下犹疑。
“不管如何,今日之战,必须打赢。哪怕死伤惨重。”
乃颜咬紧牙关,他一拨马头,在千军万马之前,一跃而过,大声说道:“忽必烈,得位不正,引汉人争夺汗位,而今更是提拔汉人,排挤蒙古人。将成吉思汗的教训,抛之脑后。我堂堂孛儿只斤的子孙,居然要居于南蛮子之下,完全忘记了当初的誓言。”
“今日我若不起兵,数十年之后,这天下还是蒙古人的天下吗?”
“今日,我奉成吉思汗之遗民。拨乱反正,令天下重归蒙古。诸位将士只需大破忽必烈,这天下就是你们的草场。”
乃颜更是将一个十字架高举过头顶,大声喊道:“上帝保佑蒙古。”
蒙古是地域广阔,更因为蒙古人文化层次比较低,对于文化侵染,根本没有丝毫抵抗能力。
以至于蒙古帝国大扩张之后,蒙古本身的长生天信仰,反而被其他各地的信仰所取代,蒙古各地藩王很快的本地化,蒙古人开始中国化,伊斯兰化,东正教化,更有信奉黄教等等。
乃颜信奉的就是景教,不仅仅他信奉,东道诸王也都信奉。
这在蒙古其实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忽必烈祭天的时候,那个天,也不知道是长生天,还是儒家的天。
乃颜对真金太子的种种改革,是有所反感,但并不觉得,这会让蒙古人被汉人压下去,不过是为了政治野心,死命向忽必烈扣帽子便是了。
有一分事扩大十分。
其实乃颜并没有想过,打败忽必烈,入主中原。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可行。
乃颜想要的就是将辽东地区从大都下独立出来,如海都一样,为一方之主。
“上帝保佑蒙古。”
乃颜长刀一挥,说道:“破阵者,赏万金,退后者死。”
“杀。”
一声令下。
“杀-----”
“上帝保佑-----”
“长生天保佑------”
无数蒙古骑士高高举起长刀。
一瞬间长刀如雪,映射日光。有如海浪,有如雪山,从北方倾斜而下。
一时间大地都在颤抖。
烟尘滚滚。喊杀声,马蹄声,怒吼声,惊天动地。
而新军将士在严令之下,在李恒严令之下,呆若木鸡。
一动不敢动。
李恒不知道虞醒是怎么训练士卒,他训练阵列的方法,是完整传统中国军队式,严刑峻法。
什么叫严刑峻法,请参看七禁令五十四斩。
甚至比这个更严厉。
因为古代军队对阵列的要求,完全到不了火器时代军队的要求。
如虞醒要求将士,能发现敌人骑兵之后,一分钟内,从二纵列行军阵列转化为空心方阵。这个速度,是古代军队完全不能达到的。
想要达到,自然要有其他的东西。
虞醒是丰厚的奖励,土地,金钱。社会地位的提升,能向上爬,成为新的勋贵,次一等也能成为军功地主,在云南体系内有很多优待,更有中华家国思想。基本上接近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宣传。
而这些东西,李恒学习不到。
李恒能学习到的,就是让士卒畏惧他的长官,胜过畏惧他的敌人。
士卒就会在长官的驱动之下,战胜他的敌人。
毕竟,与敌人打,不一定死,如果违逆长官,是必须死的。
即便面对这种数里宽的,骑兵集体冲锋,新军将士怕得要死,但没有李恒的命令,一动也不敢动。
铁穆尔此刻就站在李恒身边,看李恒端坐马上,摸着马脖子,安抚直接身下战马的情绪。
铁穆尔见状,将想问的话,都压了下来。
心中暗道;“铁穆尔啊铁穆尔,你要震惊。临大事有静气,临大事有静气。”
只是铁穆尔虽然这样反复纾解自己的心思,依旧紧张之极,他的紧张很容易传染给他的坐骑。这一匹战马,在奋力的刨土,一边刨土,一边甩响鼻。
它感受到主人的紧张,也紧张起来。
“可以了。”李恒估算着距离,终于下达了命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