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0 章 逃荒(2 / 2)

加入书签

的地方,总是舍不得的……看看今年战事和天气如何,能回来我们还是会回来。”

元瑶难受极了,又看向红梅嫂和刘阿婆一家:阿婆年岁大了,这一路奔波能坚持吗?”

刘阿婆也叹气:“没法子,好在家里还有牛车,走走看看吧。”

元瑶几近哽咽。

都是老熟人老朋友了,得知这个消息,元瑶不可能坐视不管,当即就让羽娘收拾了一些细软和干粮出来,两家一开始说什么都不要,元瑶直接让江年给塞到车上去了:“别推拒了,这世道都难,我好歹能稍微好一点点,一路辛苦,你们要不收下,我当真是要难过一辈子了。”

这话说到这个份上,两家也只好哽咽着应了,因为还要赶路,两家没有多留,又聊了聊便准备启程了,元瑶目送他们一直走到了街口。

羽娘走上前来:“娘子,我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咱们家虽然还行,但这春天要是再不下雨,我只怕这青山县也待不下去,娘子可想好了,到时候可要随军?”

这是一个严肃和辛辣的问题,随军和不随军现在好像都不是元瑶所能左右的了,她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羽娘,“我再想想,先做好当下事。”

回房之后,她却取出了纸笔,开始回忆上辈子的事情。

上辈子这个时候,江颂安早就入军了。

她在青山县只是短暂停留了一阵子,压根不知道后面的情况,但是府城的情况她还算了解,府城属于扬州府的中心,战事一时半会是打不进去的,那边临近长江,水源也不是问题。

至少如果天下大旱,有大河的地方还能撑撑,不过元瑶印象这场旱灾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话又说回来,这辈子太多情况都不一样了,凡事也没个绝对。

羽娘说的没错,要是青山县待不下去,她也要给自己想想第二条路。

目前看来,要么只能和江颂安随军,要么,就去府城闯一闯。

元瑶步步分析,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张纸,包括家里的余粮,花费,以及青山县现在的财产地契,若是卖掉能换回多少,等等。

等全部想清楚这些,竟然过了一夜,她眼睛都没合上片刻,第二日一早竟然在桌上趴着睡着了。

羽娘敲门没人应,最后进来之后才发现。

元瑶趴在桌上睡得正香,羽娘也没忍心叫醒人,再看一眼桌上密密麻麻的纸笔,心下已经明白了大半。

她叹气,从柜子里给元瑶取出一条薄毯盖上了,然后又轻手轻脚走了出去。

门外三姐妹也明显很担心元瑶,羽娘轻声解释了几句,三人也轻声点头,各自回房。

这样的日子又过半月。

逃荒的人已经明显越来越多了。

元瑶和秦蓉私下也谈了好几次,秦蓉见她安排考虑的如此周到,十分惊讶:“弟妹……你真是太能干了,不过……不等二弟吗?或者你大哥那边但凡能抽身,也一定会回来的。”

秦蓉的想法元瑶也完全理解,只是她道:“大

嫂,我这个人就是习惯想太多准备太多,你说的那样固然好,可真正战事打红了眼,我们也要为自己筹划,消息总有滞后,男人在前线也可能不知道我们实际的情况,大嫂说对不?”

秦蓉点头:“这倒是……

弟妹,让你见笑了,从前我总是跟着你大哥走,没考虑过这么多。”

元瑶笑笑:“大哥这次将大嫂留在这,估计也没想到江颂安也走了,咱们两个女流之辈也要将家撑起来,我这法子只是最后的退路,但是我相信大哥,说不定再过几日就有好消息了。”

秦蓉笑道:“二弟呢?”

元瑶愣了愣,抿唇:“自然也信他的。”

秦蓉点头:“我明白你的心意,好,就照你说的办。”

元瑶点头。

两妯娌说好之后,就看老天爷的天意了,元瑶是习惯什么事情都做最坏的打算,只是天下万事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三月中下,江颂平的消息来了。

“夫人!麒麟军战事已稳,大人也听说了这边的情况,让人接您去庆州府呢!”

“庆州府?!”

“对对对,大人说现在庆州那边还算安稳,让您和二夫人一起动身!”

这回元瑶也惊讶住了。

“扬州府那边的情况不大好嘛?”

“这……属下不知道,只是大人吩咐的,庆州扬州临近着,情况差不多?具体我也不清楚……”

元瑶抿唇:“怎么安排呢,何时动身?江颂安可有消息?”

那侍卫看了一眼秦蓉,犹豫片刻道:“这次大人专门强调让把您一起接到庆州府,这事叮嘱了好几遍,想必是二爷和大爷一起商量的?但是属下没有接到关于二爷的消息……”

元瑶眉头微蹙,江颂平的消息已经带回来两次了,江颂安不至于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吧。

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马车声,是孙家的。

孙茂茂急忙朝内赶来:“瑶瑶!你听说了吗!”

孙茂茂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过去:“远征军现在到了嘉峪关,那边战事很激烈,我娘实在忍不住让我来问问你有没有江颂安的消息呀?我二哥一点消息都不知道,我们都快急死了!”

元瑶脸色也是一白:“这就去嘉峪关那边了?!”

这才多久?也就是说,白蚁岭这边稍一好转江颂安就马不停蹄被拉到了第二个战场?

兄弟两现在不在一处了,难怪江颂平也没有江颂安的消息。

元瑶心中忽然瞬间慌乱,那些原本在心里想过无数次的计划全部打乱。

这一瞬间,元瑶脑中也是空白的。!

地绵绵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