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0章 皇室兄弟,难得亲情(1 / 2)

加入书签

宽阔的渭水之上,一艘巨大的四桅官船正在缓缓的朝东而行,官船的前后各有三艘三桅大船护卫前后。

两侧的山道密林之中,无数的人影起伏,刀枪闪烁,似乎在排除一切危险。

就在此时,一艘快船从长安而来,快速的朝着中央的四桅官船紧紧赶来。

快船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在接近最后一艘三桅大船的时候,速度明显放慢了下来。

船上站立的,赫然正是身穿一身黑底金丝长袍,手握剑柄的李绚。

站在一侧的李竹赶紧将李绚的令牌朝三桅大船上扔了上去,上面的军将只是看了一眼,就将令牌扔回,然后对着李绚微微躬身,开始放行。

整个过程很短,李绚也仅仅是慢了一下,快船然后快速的越过其他几艘大船,来到了中央的四桅官船侧边。

抓绳,登船,李绚快速的攀爬上船。

这种事情,李贤很快就会拿到千牛卫的禀文,之后他身边的一干幕僚也就都知道了,所以现在就没有隐瞒的必要。

说到最后,李绚的脸上已经带起来一丝担忧之色。

李绚的话说的很谨慎,他只提了内患的事情,却丝毫都没有提及吐蕃密使的事情。

“三郎!”李贤突然喝声打断了李显,不客气的说道:“此乃朝中机密,不该问的不要问。”

李贤点点头,伸手道:“王叔请坐。”

“前太子洗马,贾辉。”李绚脸色沉重的点头。

“谁?”众人顿时一惊。

“喏!”刘纳言躬身领命,然后退了回去。

“话虽然如此,但殿下。”李绚对着李贤微微拱手,说道:“此番前往临洮,英王殿下还是年幼,还是请殿下从宫中挑选一些人,出外辅助英王。”

李显总觉得李绚说话,特意在点他,他有些没皮没脸的笑道:“王叔,你的意思是要三郎也去修史吗?”

在场的,都是朝中的中高级官员,李贤更是太子。

魏王李泰,谋嫡不成,降封东莱郡王,永徽三年,李泰薨。

李贤的心腹是站在他身边的那位太子舍人刘纳言,如今胡载被贬,刘纳言已被推荐为新的太子中舍人,只待中书任命下达,便可就任。

“哦?”李显有些不高兴的闭上嘴,不过他看向李绚的时候挤眉弄眼的,似乎要等到了骊山之后,再让李绚告诉他详情。

后面站在太子家令慕容嘉宾,太子舍人刘纳言,太子舍人薛曜,东宫典膳丞高岐等一众东宫官员。

李绚微微一愣,看了四周关心的众人一眼,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苦笑说道:“人倒是未曾诛杀,被臣擒下,如今已关入了千牛卫,至于其人是谁,想必不多久朝廷就会有公文发来。”

李绚回头看向一眼远处的高山密林,沉声说道:“现在距离骊山不远了吧?”

“知人知面难知心。”李绚抬头看向李贤,轻声说道:“臣听闻殿下当初还有意召骆宾王修《后汉书》?”

听到李绚说到这里,在场不知道详情的,脸上露出来一脸的可惜神色,但知道详情的,却都忍不住的松了口气。

比李绚都早,这便是跟随太子的好处。

“隋书吧。”李绚看到李贤的神色微微一变,心中有些好笑,然后才接着说道:“隋文帝杨坚雄才大略,但除了晚年选杨广为嗣以外,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便是抢夺了自己女婿和外孙的皇位;历史上,还有一人,新朝王莽,也同时是在自己的女婿死后,夺了自己外孙的江山,这才有了后汉之事。”

“又或者,是骆宾王无意间窥见了贾辉的真面目,所以才被贾辉动手所杀。”李显身体微微前倾,他的这个结论和李贤得出的结论,几乎是天南地北南辕北辙。

李贤在一旁看的忍不住笑了起来,对着李绚摆摆手,说道:“王叔,三郎不是那样人物。”

听到李绚爆出来他的名字,众人相互面面相觑,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皇帝以自己的儿子做诱饵,这种话说出去并不好听,但太子宫中,却也有不少人,提前予闻。

李绚面色平静,反倒是一侧的李旦开口:“王叔,那接下来,朝中要如何处置?”

“什么,本宫谋害骆宾王?”李贤听到李绚所说,双手忍不住的按在了矮几上,差一点站了起来。

听到李绚这么一说,众人立刻噤声下来,一侧的刘纳言似乎要说什么,但被李贤拦了下来。

贾辉正好是他们的前辈,不过贾辉效力的是孝敬皇帝李弘。

李贤顿时沉吟了起来,随即他缓缓的摇头说道:“关于三郎之事,贤其实并不方便出手,免得有人说本宫管辖过多,关于三郎之事,还是交由父王和母后去处理吧,贤会在旁边注意,尽量帮三郎挑一些合用的人才。”

李显的嘴角忍不住的抽了抽,说道:“显还是算了吧,这种事情,也不是显所擅长。”

“回禀殿下,是中舍人胡载。”刘纳言上前一步,将当日的事情说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