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能量转换效率提高(2 / 2)
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在为纳米修复机器人的诞生而努力。
“这个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有了新的进展。”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兴奋地走到张恒的工作台前。
“我们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成功提高了材料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张恒仔细查看着研究员递来的实验报告。
“干得漂亮!这对于提高机器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继续努力,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在开发控制算法时,团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张先生,我们在编写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代码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一位程序员皱着眉头,指着屏幕上的一行代码。
“这个模块在仿真环境下运行正常,但是在实际硬件上测试时,机器人的运动变得非常不稳定。”
张恒凝视着代码,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看来,我们在建模时遗漏了一些关键因素,机器人在体内运动时,会受到血流和组织的影响,产生非线性的扰动,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控制策略,引入一些自适应和鲁棒性的算法。”
接下来的几天,张恒和程序员们一起钻研着代码。
他们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参数,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太好了!”
当修改后的代码在实物样机上完美运行时,张恒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研究不断深入,纳米修复机器人的雏形逐渐浮现。
在实验室的一个角落,一个小小的装置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
王玥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个装置,眼神中满是惊叹。
“真不敢相信,我们终于造出了第一个样机,还很简陋,但它代表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
“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材料,改进结构,提高智能化水平。”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纳米修复机器人一天天地成长着。
转眼间,又是一个深夜。
实验室的灯光依然亮着,张恒正在显微镜前观察着一片纳米材料。
“0.1微米,成功了!”
张恒兴奋地喊道:“我们终于突破了尺寸的极限,这为机器人的微型化奠定了基础。”
其他团队成员闻声赶来,迫不及待地看向显微镜。
“太神奇了!这意味着,我们的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微小的血管,到达更深层的组织了。”
“没错。我们离最终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张恒和他的团队在纳米修复机器人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个个困难被逐一攻克,一次次试验带来新的启示。
一天深夜,张恒正在实验室里进行最后的调试。
他聚精会神地盯着显微镜,手中的操作台精确地调整着各个参数。
“再把能量转换效率提高0.5个百分点,应该就可以了。”
张恒喃喃自语,修长的手指灵活地在键盘上舞动。
屏幕上,一串串代码飞快地滚动着。
突然,一个绿色的提示框跳了出来:“能量转换效率已达到98.7%,达到预期目标。”
张恒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