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章 纳米机器人首例临床试验(2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李健威又接受了超声心动图检查。

王芸握着探头在他的胸前来回移动,屏幕上显示出心脏的实时动态图像。

“这是您的左心室,可以看到舒张和收缩的过程,从形态和功能参数来看,心肌收缩力有所减弱,射血分数略有下降,提示心功能受损。

但总体还不算严重,这为纳米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我们将借助纳米机器人的主动靶向能力,将治疗直接送达受损的心肌组织,发挥最大疗效。”

当天的检查还包括了运动心肺功能、核素心肌显像等项目。

通过这些检查,医学团队全面评估了李健威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对病情严重程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与李健威交谈时,张恒特别询问了他的症状和用药情况:“您平时是否有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是否规律服用药物?除了心脏病,是否还有其他慢性疾病?”

李健威如实回答:“我偶尔会感到轻微的胸部不适,但还不到很痛的程度。

医生开了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我都按时服用,除了心脏病,我还有轻度高血压和糖尿病,不过控制得还不错。”

张恒认真记录下这些信息,叮嘱道:“服药的依从性很重要,这关系到治疗效果。

我们纳米机器人治疗是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的,您要继续规律用药。

此外,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要注意监测和管理。在试验期间,如果感到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

医学团队对所有志愿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健康评估。

他们收集了详尽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病史、生活方式、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为即将开始的试验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张恒和团队成员始终以专业、耐心、关怀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志愿者。

他们细致解释每项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耐心回答志愿者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通过这些密切的接触,医患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和联系。

在获得志愿者的知情同意,并完成了所有的术前准备后,纳米机器人治疗心脏病的首例临床试验正式拉开帷幕。

手术在心脏中心的无影灯下进行。

患者李健威已经在麻醉医生的协助下进入了全身麻醉状态,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

主刀医生王芸和她的团队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核对患者信息、调试设备仪器、确认手术方案。

作为纳米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者,张恒本不参与手术,但他还是来到了手术室外的观察室。

透过玻璃,他紧张地注视着手术台上的一举一动,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即将在人体内应用感到既兴奋又忐忑。

手术正式开始。

王芸握着手术刀,在患者的右侧颈部做了一个约

2

的切口,小心翼翼地分离组织,暴露出颈内静脉。在

超声引导下,她将一根专门设计的导管从静脉插入,缓缓推送,直至导管末端到达患者的冠状静脉窦。

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