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二章 独特的再生医学方案(1 / 2)

加入书签

鹰酱国首屈一指的生物工程专家杰克·史密斯博士惊叹道:“如果他们能够率先将其应用于医疗和军事领域,我们的优势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我们尽快展开研究,迎头赶上!”

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威尔逊斩钉截铁地说:“不能让东方巨龙和北极熊在这场科技竞赛中占了上风!”

于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鹰酱国的顶尖科研机构开始了对干细胞纳米机器人的研究攻关。

他们试图从张恒和毛熊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中寻找突破口,希望能够破解这项黑科技的奥秘。

“张恒他们的论文写得很严谨,关键数据都经过了加密处理。”

研究小组的技术专家埃里克·布朗说:“想要完全复现他们的结果,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撑。”

无奈之下,鹰酱国的科学家们只能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获取一些皮毛信息,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摸索前行。

他们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干细胞来源和纳米材料,对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算法进行了无数次调试,但始终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该死,纳米机器人在小鼠体内的存活时间还是太短了!”

实验室里,研究员莎拉·约翰逊沮丧地看着电子显微镜下的画面:“它们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免疫系统消灭了。”

“我们的干细胞似乎也不够稳定,在机器人运载过程中大量死亡。”

另一名研究员迈克尔·戴维斯补充道:“看来,干细胞的筛选和改造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次次的失败实验,让鹰酱国的科研人员备感挫折。

他们逐渐意识到,没有张恒团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数据,要在短时间内赶超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始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杰克·史密斯博士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无奈地说:“‘伊万-精卫’项目的细节仍然是一个谜,龙国和毛熊国的科学家们守口如瓶,我们无从下手。”

“这说明我们在干细胞和纳米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

罗伯特·威尔逊主席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从源头上寻求原始创新,而不是总想着去复制别人的成果。”

鹰酱国的科学家们意识到,要在这场生物医学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仅凭模仿和跟随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从干细胞的基因编辑和定向分化入手,开发出独特的再生医学方案。”

莎拉·约翰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还可以在纳米载体的设计上做文章,提高药物递送的精准性和可控性。”

迈克尔·戴维斯也出谋划策。

经历了生命攸关的袭击之后,张恒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行,我们不能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