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六章 前所未有的大阵仗(2 / 2)

加入书签

“谨遵教导。”

张恒心情无比振奋,准备着迎接即将到来的重大考验。

张恒与许嘉辉确定了实战模拟的大致方案后,双方立即着手进行具体的准备工作。

毕竟,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实战评估机会,一定要妥善做好各项部署。

许嘉辉在整个基地内下达了行动命令,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这次重要活动中。

各个科室的技术人员们忙碌起来,开始搭建复杂的靶场环境。

在张恒的指导下,激光武器装置也被精心安置到预定位置。

赵敏带领光学团队反复校准光路,确保“光之盾”各个部件都运转正常。

肖宁则率先完成了制冷系统的就位,为即将到来的高功率测试做好了充分准备。

“张先生,我们那边的靶场设施已经就绪,地面导引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也全部部署到位了。”

许嘉辉通过对讲机向张恒报告进度:“目前只差最后的实钞靶机编队和制导靶弹的投放了。”

“太好了,我们这边也已经准备就绪。”

张恒回应道:“不过在正式开始前,我还有一些技术性要求。”

“比如激光发射点的选址,我们需要优化一下,以确保在全向位置上都有足够的射界和机动性。

另外,在实弹区插入一些诱饵目标,也是有必要的,这样既能评估光之盾对电子诱骗的抗干扰能力,也能检验其多目标识别和跟踪能力。”

“我知道了,这些都是很专业的需求。”

许嘉辉点点头:“你尽管提出来,我这边会安排人员予以满足,这次评估可不能有任何遗漏。”

在场地布置的同时,张恒和赵敏还反复核实了光学系统的稳定性。

这关乎着“光之盾”究竟能否在复杂环境下保持精确射击。

“这里的振动隔离支架需要做进一步加固。”

赵敏分析说:“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即便是微小的抖动,也可能导致光束掉能和偏离,我们应该在这些关键构件上采取主动抗振措施。”

“我明白了。”

张恒点头表示赞同:“我们马上让结构分析组重新优化一下支架的隔振性能。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确保系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足够的瞄准稳定性。”

双方的工作人员就迅速着手,对发射架和光学舱的抗震性能做了全面升级。

在为期三天的紧锣密鼓准备过程中,不仅现场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连指挥人员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终于,在第四天拂晓时分,整个靶场就绪,等待着实战考核的到来。

许嘉辉来到指挥室,一一查看各项准备工作。

望着外面林立的多种靶标和地面设施,他不禁对张恒说:“真是前所未有的大阵仗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