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阳能转换效率太低(1 / 2)

加入书签

张恒神情凝重地说:“我们要想办法将太阳能电池阵列无缝融入装甲车的车身结构,并能与其他动力单元高效协同,最大程度发挥太阳能的补充能源作用。”

接下来,张恒带领大家对系统框架进行了头脑风暴。

经过激烈讨论,一种先进的三级电力系统设计理念逐渐成型。

“我们不妨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发电层、存储层和控制层三个环节。”

张恒在白板上画出一个流程图:“发电层主要由车身各处铺设的硅氧胶电池板组成,将捕获的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

存储层则由一组容量可观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集团构成,负责暂存和调节电能……”

“这些都挺常规的,最关键的还是控制层吧?”

李腾插嘴道:“它应该是一个自主智能管理系统,时刻监控各个环节,对动力补给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分配,并能根据战况需要在各动力单元间切换和平衡。”

“你说得很有道理。”

张恒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个控制层确实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它要具备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才能实时收集并分析海量战场数据,对装甲车的电力运行状态做出最优调节。”

“比如我们可以在控制层植入一套机器学习电路,让它能够自主判断各种作战情况下的能源消耗,并高效调度发电系统和存储装置进行精准补给和动力分配。”

另一个研究员建议说。

“很好很好,我非常赞同这种设计思路。”

张恒连连点头:“只有让整个系统具备智能化管理能力,我们才能真正释放出太阳能的巨大潜能。

届时,装甲车就将拥有近乎终生不竭的动力补给,进而获得极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在张恒的主持下,研究团队对三级系统框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设计。

发电层的电池板阵列将主要布置在车顶和尾部,采取多面倾斜铺设以最大化捕光面积。

存储层的大型电容器集群则安置在装甲壁下,利用散热结构维持工作效率。

而控制层的智能管理系统则被整合在车载电脑之中,组成一个庞大的集成式信息化指挥系统。

“这就是我们新一代太阳能动力装甲的整体框架设计了。”

张恒最后总结道:“虽然只是初步的构想,但已具备基本的技术可行性,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各个环节的细节设计和系统集成工程,力争早日将这个革命性理念化为现实!”

“一定能做到的!”

李腾双拳紧紧地捶在胸口,充满斗志。

获得了全新的系统设计方案,张恒和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太阳能动力装甲的实体组装工作。

这项浩大的创新工程,需要将大量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融会贯通,实在是从未有人涉足的全新领域。

“同志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全力以赴将那精密的设计蓝图转化为钢铁之躯!”

张恒振奋地对大家说:“没有什么是勇敢的探索者无法征服的,我对你们都充满了信心!”

“我们一定会拼尽全力,把这个光明计划推向成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