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很难解决动力需求的巨大缺(2 / 2)
在这个艰难时刻,车间里一片低气压的沉闷氛围。
不过张恒却丝毫没有动摇,依然对大家鼓劲加油。
“失败便失败了,也别太沮丧。”
他对大家说:“至少我们对一种新概念进行了勇敢的尝试,这本身就是科技进步的真谛所在,我们要从失利中汲取经验教训,而不是固步自封。”
接下来,他们尝试了那个“一体化电池功能集成”的方案。
希望这种新型光电池和电容器的双重融合结构,能够达到高效率储能和发电的目的。
他们先是针对柔性硅材料,在其内部添加了一种可逆金属氢化物掺杂剂,意图赋予其离子注入和储存的双重能力。
这种掺杂体系的确像预期那样具有光电转换和锂离子扩散能力,但两者之间的性能耦合度却远远无法满足实用需求。
“我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了!”
工程师尴尬地挠了挠头:“由于金属离子的迁移阻力过大,导致电极快速老化和失效,使得整个系统无法大功率运转。”
“而且,即便能够切实实现储能和发电的双重功能,焦耳热带来的温升也必将极大地影响效率。”
陈铭衡补充道:“所以我们的想法貌似还是过于理想化了。”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大胆创新的构想,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们甚至尝试过搭建一条“生物光电通路”,将一种衍生自荧光蛋白的新型酶导入裸鼠体内进行代谢试验,希望借此合成出发光活性物种。
这种奇特的生物途径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在艰难的探索中,研究小组再一次重重受挫。
但令人惊讶的是,一次次遭受打击,他们的斗志却丝毫未减。
相反,每每遇到瓶颈阻碍,这些科研人员反而更加信心百倍,决心咬牙突围。
他们不再固步自封,不再拘泥于已经臻于理论极限的常规设计。
而是穷尽一切可能,大胆尝试各种新概念,努力寻找创新之路。
“设身处地想一想吧,若是我们能创造出一台真正高效的‘阳光战车’装甲,那在未来战场上不就将占据绝对优势了吗?”
张恒常常如是鼓舞大家:“眼下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会有新的突破产生!用意志力去征服科学,这就是当代人类的使命所在。”
“我们决不轻言放弃!”
李腾豪情满怀地高呼一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直至找到那个真正高效的发电存储解决方案!就让我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这个难题吧!”
他的话一出,顿时引发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喝彩。
太阳能动力装甲车的各项系统已初具规模。
张恒和他的团队在结构设计、材料选型、机械传动等层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
可就在进入到最关键的能量利用环节时,他们遇到了一座无法逾越的技术壁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