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允铭”的技术保密工作(2 / 2)

加入书签

具体的事宜,我已经委托军需处和法律处的同志与你们对接,相信在详细的沟通和磋商之后,我们一定能达成共识,尽快推进‘大允铭’的实战化进程。”

“我明白。”

张恒点点头:“我们团队也已经准备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技术转化方案,下一步,我们将与军方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落实好‘大允铭’的生产、交付、培训等各项工作。

我相信,在军地双方的密切配合下,一支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的‘大允铭’方队,将以最快的速度形成作战能力!”

许嘉辉欣慰地笑了笑,目光越过张恒,投向大屏幕上“大允铭”凯旋的身影。

“大允铭”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它的量产列装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作为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张恒自然成为了军方对接的重点人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张恒和他的核心团队成员,与军方的军需处、法律处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会议室中齐聚一堂。

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大允铭”的后续量产事宜。

“首先,我代表军方对‘大允铭’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

军需处处长刘向东少将开门见山地说:“它在实战中的表现,充分证明了我们当初选择你们团队是正确的,现在,我们需要尽快敲定量产的细节,以满足部队列装的需求。”

张恒点点头,随即打开了面前的电脑,调出一份详细的技术方案:“我们团队已经针对‘大允铭’的量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我们建议采取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是小批量生产阶段,主要目的是验证生产工艺,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其次是中批量生产阶段,重点是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并开展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最后是大批量生产阶段,要实现产能的最大化,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刘向东仔细地看着屏幕上的方案,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他问道:“从时间进度上来看,你们预计多长时间能够完成第一批次的交付?”

“按照我们的计划,第一批次的10辆‘大允铭’,可以在3个月内完成生产和交付。”

张恒回答:“我们已经与几家大型军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利用他们的生产线进行‘大允铭’的加工组装,同时,我们团队也会全程参与,确保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法律处处长王芸然也开口问道:“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需要确保‘大允铭’的核心技术不外泄,对此,你们有什么具体的保密措施吗?”

“我们十分重视‘大允铭’的技术保密工作。”

“除了与合作厂商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外,我们还将‘大允铭’的核心部件,如‘光之盾’能量系统、量子通信模块等,都设置为军方科研单位独立生产,其他厂商只负责非核心部分的加工。

同时,整车组装也将在军方的专门车间完成,全程都有我们团队的人员参与监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