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配备独立的能源系统(2 / 2)
“它们都烧毁了……”
王淼颓然地说:“当温度超过100℃时,芯片内部的纳米结构就开始失稳,最终导致了突变失效。”
“会不会是材料的问题?”
张恒皱眉。
“我们用的已经是最新的耐高温材料了。”
李娜摇摇头:“问题可能出在芯片的内部结构上,高温导致了元件之间的热应力失衡,引发了连锁反应。”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张恒咬牙:“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芯片在战场上根本无法生存!”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陷入了沉默。
张恒痛苦地捂住了额头。
“我们需要新的突破口。”
张恒深吸一口气:“或许,我们可以从芯片的热管理入手,如果能够设计出一个高效的散热系统,就能降低元件的工作温度,避免热失衡的发生。”
“可是,传统的散热方式,恐怕难以满足芯片的微型化要求。”
王淼思索着说。
“那就另辟蹊径!”
张恒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我们为什么不借鉴一下自然界的智慧呢?你们知道,蝉翼上的纳米结构,就有非常出色的散热性能。”
“对啊!昆虫、植物、动物……大自然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创造了无数精妙的结构和机制。”
李娜恍然大悟:“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开发出仿生的散热系统!”
“就这么定了!”
张恒重重地点点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大自然的学生’,让我们向最伟大的‘设计师’学习,打造出一枚不怕‘烤’的‘朝天龙’!”
话音刚落,实验室里就响起了一片笑声。
紧张的气氛,被这个略显“冷”的笑话缓和了几分。
面对芯片散热的难题,张恒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气馁。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也要学会‘跨界’。”
张恒在一次头脑风暴会上说:“除了生物界,我们还可以从其他领域寻找灵感,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独特的视角和智慧。”
大家纷纷点头,开始了新一轮的“跨界探索”。
王淼走进了物理实验室。
在那里,他见到了一位老友——热力学专家李教授。
“小王啊,最近在忙什么?看你愁眉不展的。”
李教授关切地问。
“唉,我们在开发一种微型芯片,但遇到了散热的问题……”
王淼叹了口气,将“朝天龙”的情况跟李教授描述了一遍。
李教授颌首:“散热,是所有微型电子设备的共同难题,我们已经走到了传统散热方式的极限。
空气对流、液冷、热管……在如此微小的尺度下,它们的效率都大打折扣,你们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散热机制。”
“您有什么高见吗?”
王淼眼前一亮。
李教授微微一笑,拿出了一叠资料:“最近,我们在研究一种叫做‘声子晶体’的新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