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改良后的芯片(2 / 2)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极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林森一边展示着实验数据,一边兴奋地说:“我们还专门开展了大动物植入试验,以评估芯片在体内的长期稳定性。
连续6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改良后的芯片,无论是结构完整性,还是功能稳定性,都完全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看到这些喜人的实验结果,张恒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们的出色工作,为朝天龙芯片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恒由衷地说:“现在,我们有了充分的底气和信心,去启动新一轮的临床试验,这将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在徐占龙和伦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优化后的朝天龙芯片很快获得了临床试验的批准。
张恒亲自担任试验的首席研究者,全面负责试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管理。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受试者的安全和利益,张恒和团队制定了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只招募那些症状稳定,病情适中,无严重并发症的帕金森患者。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完善的知情同意流程,确保每一位受试者,都充分了解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潜在风险,自愿参与其中。
“我们这次的目标,是招募30位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一次研究者会议上,张恒详细解释着试验方案:“实验组的患者将接受朝天龙芯片植入,并接受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
对照组则继续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我们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运动功能改善的程度,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次,我们还将采用一些创新的评估手段,如穿戴式传感器和智能手机App,来实时采集患者的运动和生理数据。
这些海量的实时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正式启动后,第一例受试者很快进入手术室。
全麻诱导后,张恒带领手术团队,熟练地完成朝天龙芯片的定位和植入。
借助先进的神经导航和微创技术,他们以极高的精度,将芯片准确送达患者大脑中的目标区域。
“植入手术很成功,芯片位置精准,与周围组织契合良好。”
术后复查时,张恒满意地看着CT影像,对团队成员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也非常理想,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意想不到的插曲还是发生了。
在术后第三天,这名患者突然出现了癫痫样发作。
惊慌失措的家属立即联系了研究团队。
接到紧急情况汇报,张恒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