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玄龙号缓缓驶离船坞(2 / 2)
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就多了克敌制胜的砝码,今后在实战中,我们一定能发挥‘织女星’的最大威力,用‘隐形利剑’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
听到官兵们的肯定,张恒深感欣慰:“能用我们的科研成果为部队打造攻防利器,是我们科研人员最大的荣耀。
‘织女星’一定能在未来的海战中大放异彩,它在军事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将反哺科研创新,推动隐身技术不断升级换代,这就是军民融合的魅力所在!”
最后的系统联调完成,“织女星”项目在“玄龙”号核潜艇上的首次应用宣告成功。
静静地伫立在船坞中的“玄龙”号,此刻看起来似乎与之前并无二致。
但参与改装的人都知道,一头全新的“隐形猛兽”已经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向深海挺进,向未知发起挑战。
临行前,张恒与“玄龙”号官兵一一握别。
“祝你们出击必胜,凯旋归来!”
他动情地说:“无论你们在海洋的哪个角落,‘织女星’都将与你们同在!”
“请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用‘隐形利剑’捍卫祖国的碧海蓝天!”
一声长鸣,“玄龙”号缓缓驶离船坞,朝着大洋深处驶去。
自从“玄龙”号装备了“织女星”隐身系统,正式加入了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源源不断地从海上传来。
“织女星”在实战化军事应用中展现出的非凡表现,让军地双方都为之惊叹和自豪。
作为“织女星”军事应用的总指挥,许嘉辉上校第一时间收到了“玄龙”号传回的海上试战报告。
报告显示,在这次长达数月的跨海区机动演练中,装备“织女星”的“玄龙”号展现出了空前的隐身效能和作战能力。
在敌方预警机的多轮探测下,“玄龙”号都能成功规避雷达搜索,保持水下“隐身”状态长达数小时之久。
而当它主动“现身”发起攻击时,又能在电磁对抗中迅速占据制信息权,用“织女星”的干扰能力杀敌于无形。
报告中,还专门列举了几个关键战术环节的参数变化:
“经过智能涂层改造后,‘玄龙’号的目标强度下降了20dB,相当于反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0.1。”
“采用了仿生减阻结构后,‘玄龙’号在20节巡航速度下的流体噪声降低了15dB,与海洋环境噪声基本融为一体。”
“在电子对抗演练中,‘玄龙’号利用‘织女星’的相控阵干扰,瘫痪了‘敌方’舰队30%的探测设备,大幅降低了自身被发现和攻击的风险。”
“……”
一串串数据,是“织女星”用实战应用证明自己的最好注脚。
看到这些振奋人心的结果,许嘉辉激动不已。
他立即联系张恒,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对方。
“张博士,你听我说,‘织女星’的首次军事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玄龙’号传回的海试数据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理论设计的最优值,这是‘织女星’项目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电话那头,张恒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太好了!这正是我们全体科研人员的殷切期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