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五章 系统的容错能力(2 / 2)

加入书签

“题或不足。

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也不要放过,让我们集思广益,再接再厉,将‘玄天盾’打造得更加完美无缺!”

“张工,我认为我们在量子密钥分发的效率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成功抵御了敌方的解密尝试,但密钥分发的速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大规模网络的需求。

如果在真实战场上,敌方利用大量的僵尸网络,同时发起攻击,我们的响应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延迟。”

他拿出一份密密麻麻的计算结果,详细阐述起自己的优化方案。

“如果我们进一步改进纠缠光源的制备工艺,优化Bell态测量的算法,理论上可以将密钥分发速率提高30%以上,这样一来,即使面对更大规模的网络,‘玄天盾’也能从容应对。”

张恒仔细审阅着徐占龙的方案,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很好的思路,占龙,效率和规模化,是量子密码能否在实战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这个方案可行性很高,就按照你的设想去优化吧,如果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随时找我讨论。”

接下来,陈铭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工,我觉得我们在人工智能模块的设计上,还可以更进一步。”

他调出了“玄天盾”的系统架构图,指着其中的一个节点说。

“目前,我们的

AI

模型主要用于网络异常检测和威胁分析。但在实战中,敌方可能会使用一些全新的攻击手段,是我们现有模型难以识别的。

我建议,我们可以引入元学习的理念,让

AI

模型具备自主学习和进化的能力,这样,面对未知的攻击,它就可以快速适应,自主生成应对策略。”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构想。

“我们可以设计一种自适应的神经网络结构,通过强化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权重和超参数。

我们还可以引入对抗训练,让不同的

AI

模型互相博弈,从而增强系统的强健性,有了这些改进,‘玄天盾’的智能化水平必将更上一层楼!”

“很有见地!”

张恒由衷地赞叹。

“你提到的这些技术,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将它们应用到网络安全中,的确可以大大提升‘玄天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任何需要支持的,尽管提出来。”

林森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工,我认为我们在系统的容错能力上,还有加强的必要。”

他调出了几份测试日志,指着其中的一些关键数据说。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成功抵御了各种攻击,但系统的负载峰值,有几次已经接近了预设的阈值。

在真实的战场上,敌方的攻击只会更加猛烈,如果我们的系统在关键时刻崩溃,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建议,我们在现有架构的基础上,引入分布式冗余设计,将关键模块进行多份复制,部署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我们还要完善节点之间的自治协调机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