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高度集成的智能系统(2 / 2)
接口协议被一次次重新定义,控制策略被一遍遍打磨优化,模块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系统的性能一点点逼近极限。
当所有人都在为最后的成功欢呼时,一个新的危机悄然而至。
在一次高强度的联合测试中,“神盾”整体竟然突然失灵了!
“这、这怎么可能?!”
陈铭衡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读数:“系统彻底瘫痪了,完全没有响应!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样的局面,简直比方才的种种磨合更加棘手百倍!
徐占龙连夜排查传感模块,试图找出罪魁祸首,却一无所获。
“传感阵列运转正常,信号清晰稳定,不应该啊……”
叶森也对执行单元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但线索同样渺茫。
“执行器的结构完整,控制电路也没有短路,真是大海捞针……”
陈铭衡更是彻夜未眠,在芯片的“神经网络”中穿梭。
但处理器的“脑电波”依然一片死寂。
“怎么会这样?难道是哪条‘神经通路’堵塞了?可排查了上千次,却毫无头绪……”
张恒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堂堂“神盾”,在最关键的时刻,难道就这样夭折了吗?
看着实验室里疲惫不堪的身影,张恒的心情无比沉重。
此时的团队,正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
再这样下去,研发的全盘皆输,不过是时间问题。
于是,在一个个彻夜难眠的深夜,张恒做出了一个决定。
在张恒的带领下,攻坚团队兵分三路,从传感、处理、执行三个方面同时发起最后的总攻。
徐占龙和他的传感小组再次对阵列的布局进行了精细调整。
“传感器的密度还不够,盲区还太多。”
他皱着眉头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网格,在关键部位增加传感节点,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信号采集。”
通过不断的仿真和优化,一张“智能蛛网”般的传感阵列逐渐成型。
当它披挂在“神盾”的织物上,整个防护罩如同长出了“千里眼”,能够实时捕捉每一丝危险的气息。
陈铭衡则带领处理小组,在“类脑”芯片的“迷宫”中不断穿梭。
“问题一定出在‘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上。”
他恍然大悟:“我们需要对突触的权重进行重新校准,让信息的流动更加顺畅、高效。”
无数个日夜,陈铭衡都在调试算法、优化参数。
渐渐地,原本纷乱无章的“神经冲动”变得有序起来,处理器的反应也越来越灵敏、精准。
叶森和他的执行小组也没有闲着。
他们对执行结构的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打磨。
“折展臂的铰链还需要加固,驱动电机的响应速度还要提高。”
叶森一边修改设计图,一边思索:“只有在结构、材料、控制上都做到极致,执行单元才能爆发出最强战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