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人物和脸谱(2 / 2)

加入书签

(高平陵之变: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的军权政权皆落入司马氏手中。)

阿真此前听自家公子说过这一段,感触更深了。如果只依凭表面,任由好恶,甚或只是心有所求想当然耳,是亲自将双眼蒙蔽,无法真确认清任何人,无分远近亲疏,统统蒙昧不明。

少妍含笑道:“总而言之,少姝说得蛮对,不能用看戏的心态品评人物,否则‘好人’做了件坏事,就是本相毕露,‘坏人’做了件好事,就是洗心革面,恒久地非黑即白,根本无法了解复杂多变的世情人性。”

“品鉴人物的难度,也许在于一个人物可以身兼多重‘角色’,不止一张‘脸谱’,本人的真精神往往在层层叠叠的遮掩之下,其中有他的优长与才干,也有缺憾与不足,甚至还有他心中不会宣之于口的阴暗角落。”说到后面,少姝的语气中带上了几分凝重。

大家听了,一起默然地点着头,识人的眼光确是千锤百炼而来的,须得不怕麻烦,自觉精进,才会获得堪比生命般珍贵的真知灼见,辨析洞察人心的百转千回,对于世人有意无意间表露出来的种种擅加甄别,远比停留在简单粗浅的脸谱区分上头要有趣多了吧。

即将到达书馆了,少妍也不做作,回转身得体大方地提醒道:“少姝,今日喝茶看戏都是贾公子付的账,还相当丰厚哦,咱们姐妹沾了贾公子的光。”

见二人款款施礼致谢,贾飏受宠若惊:“二位姑娘何必如此多礼?原本也是我烦少姝姑娘给引见绵上翁的,心愿既已达成,在下才当感念才是。”

“就是就是,从今往后,二位姑娘千万别见外了,只要我们家公子请客,不吃白不吃!”阿真才是没把自个儿当外人的那一个。

逗得姐妹俩一味掩起嘴来直乐。

送别了贾飏主仆,二人相携走进书馆大门。

因教舍中空无一人,故此院落显得比平时空旷清寂。

“今日该是子献哥当值,他又跑到哪里去了?回回是他这样,轻忽职守!”少妍不满地嘟囔着,拉少姝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稍歇,桌上有子献的几本书,另外摆了茶具,壶内茶水都还是热乎的,看情形,大约是他刚要独自攻读,又被什么人叫走了。

“话说回来,董叔的戏文还是颇有才具,朗朗上口,用心观赏,看得出来也都是心血凝结而成。”少妍慢慢解开了包袱,整理起置办的东西,并漫不经心地说道。

“是啊,说故事的人,虽说表面上说的全是别人家的事,但自己却要设身处地,体会角色的处境与心绪,与亲身经历一遍也大差不差了。将真情投入其间,再暴露给世人笑骂,然后赚取报酬,那种心情不是常人可以忖度的,也许愧甚悔甚,在不经营的时候,会想躲避世人也说不定呐。”少姝揣摩着卖艺人的情感,也学着少妍一样,扒拉着各色瓶瓶罐罐。

“少姝不喜欢炉神庙的故事,莫不是还因它惹哭了珐花的缘故?”少妍抬头,冷不丁冒出一问。

“珐花那样动情,显见太入戏了。”少姝觉得姐姐眼光很是明敏,“都是出身于匠人家的女孩儿,她便移情到角色中去了,一定比旁人想的要多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