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用笔力塑成骨肉(2 / 2)

加入书签

(卫夫人所说的通灵感物:感物,即对万物的感知,所通之灵,也当指万物之灵,或者说是“物”的某种神韵、气象、态势等等,可见卫夫人的书法美学观更多带有“象形”的意味。)

“得了你许多经验之谈,我们才是倍感荣幸,”少姝也乐了,又冲着青凤姐弟招呼道,“那咱们几个还等什么?这便练起来吧!”

于是,“弟子”们急不可耐地伏身到书案前,一笔一划地临摹起来,时而握笔琢磨,时而运笔如飞;卫铄则点着头,在案间来回踱步,有板有眼的悉心查验,宛然一副严师尊容。

孝儿埋首疾书,正写得忘乎所以之际,忽觉掌间一股力道袭来,他下意识紧紧握住笔杆。

扭过头去,竟是卫铄,那架势,似是要趁他不备,抽走手中的毛笔,错愕不解,于是问她:“卫姑娘,你这是要做什么?”

卫铄笑吟吟:“实话讲,初练字的时节,老师也常常在我背后做同样的事。”

“如此说来,”青凤忖度,“如果笔给卫姑娘抽掉了,可是说明孝儿握力不行?”

“也不尽然,所谓‘指实掌虚’,并不是指用力之而不能脱,你想想,幼儿运笔,会使多大的劲儿呢?我从后‘偷袭’,约与他应当执笔的力道是大体相当的,不然,那不成了‘夺’笔了?哈哈哈!”

(指实掌虚:欧阳询在《八诀》中说过“指齐掌虚”,虞世增在《笔髓论》中说过“指实掌虚”。)

(背后抽笔的典故:出自《晋书王献之传》,是说王羲之看到儿子王献之在练书法,欲从背后抽他的毛笔。结果,竟然没把笔杆抽脱,于是感慨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即指王献之未来的书法成就不可限量。当然这个典故出自“二王”,对后世影响很大,皆据此认为练字时一定要牢牢握紧笔杆。明朝大才子解缙就认为“学书之法……捏破管,书破纸,方有工夫”,不过亦有提出异议者,如大文豪苏东坡,他便认为“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王羲之)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意,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他这是从实际出发的合理分析,很有借鉴意义。因为王羲之的书法是卫夫人启蒙的,小说中大胆延伸,用到了卫夫人身上,关于“抽笔”的用意,同时结合了“不失法度”“用意精至”的内容在里面。)

“如果不是握紧之故,孝儿的笔何以未被卫妹妹抽走?他的笔力貌似也不小呢。”少姝发问。

卫铄笑道:“少姝姐姐问在点子上了,笔力的关键还是在书者的心神,若关注全用在捏笔杆上,就无法有精神力贯笔锋了,那才是全无笔力。你们看初学者书写时,多数在想着字形像不像,结构稳不稳,笔画粗细如何等等;而待有了一定程度,是会时刻关注到笔锋的,并随时进行掌控,以达到想要的笔法。方才,我无法抽掉孝儿的笔,恰是因为他全神贯注在笔锋上呢。”

大家同时点头:“看来笔力确实是需要用心磨炼!”

卫铄见此,进一步提出了不同笔力的评判方法:“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卫夫人“力筋”之说:她主张书法要“多力丰筋”,即力量刚强,筋骨丰满,而反对“无力无筋”,应该是继承了族祖卫瓘的书法美学,卫瓘曾经自称“我得(张)伯英之筋,(卫)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他们都用到“骨”与“肉”等字词来点评字体优劣,这与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风尚关系很大。在魏晋,“骨”同自我超越型人格的内在个性、神情、智慧、风度等相联系,是人的个性风度之美的一种标志。如说:“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旧目康伯,将肘无风骨”等【出自《世说新语》】,都把“骨”,或“骨气”、“骨干”、“风骨”、“正骨”,视为一种指称人的内在个性人格风度的审美化概念。那么,卫夫人把“骨”的概念运用于书法美学思考,以“骨力”一词来表示书法用笔的内在力度,也可以说表示主体通过运笔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人格力量。由此可以看出,“骨力”是与用笔有关的,是一种“笔力”。)

刚受到称扬的孝儿大胆地说:“卫姑娘说到我心里去了,近来写字时我渐渐觉得,不能笔笔下死力,那便失却了灵动,就像人一样,瘦的突显出骨头来,没有肉,亦无美感可言,字有张力之处,源自灵活运用笔力。”

卫铄眼中闪出欣喜的光芒,摸摸“小弟子”的头,以示认可:“不容易呢,孝儿,孺子可教也。”

青凤也觉脸上有光了,喜滋滋道:“孝儿他一直都很喜欢写字,每日都会抽出空来勤加练习,故此进益良多。话说回来,卫姑娘连写字的力度都能观察得如此仔细,不愧是大家风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