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5章 郑和的宿命!(2 / 2)

加入书签

因为二人心中都清楚,现在找到神奇大陆,然后带回高产粮种,才是水师的第一要务。

只要成功找到了这些粮种,那大明粮食产量就会大幅度提升,到了那个时候水师再进行下一步的扩张计划,将南洋海权掌控在手中,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是,即便如此,李弘壁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郑公,你可知道,横跨太平洋,理论上能做到,顺北太平洋暖流可以到达,但风险很大!”

“在这茫茫大海上面,船队甚至要经过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煎熬折磨,才能够找到陆地补给!”

“此外我们从未走过这条航路,也根本就不知道具体航线以及这条航线上面会遭遇到什么困难,飓风、海洋、礁石等等,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船队全军覆没!”

郑和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是为了大局为了国朝着想。

而李弘壁此刻说出来的这些话,却是为了他郑和着想。

不过,横跨太平洋,本身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世考古学者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发现了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极高的古人遗骨,并且头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风俗的痕迹,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扩散到这些地区。

论及技术问题,首先是海船的远洋航行能力。

中国传统海船,一直以来有着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其实只是刻板印象。

从唐代开始,中国海船已经可以脱离海岸,进行一定距离的远洋航行,比如唐代贾耽所著《广州通海夷道》,记录了一条从广州经南洋、印度洋到西亚和东非的航线,其中从珈蓝洲(今尼科巴群岛)西行十余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就是一条横渡印度洋的远洋航行。

而后到了宋代,远洋航行能力进一步发展,南洋西洋航线大多是远洋直达,如《岭外代答》记载“广舶四十日到蓝里(今班达亚齐)住冬”,其他有蓝里到顾临(进印度马拉巴尔)三十天,顾临到大食六十天,皆是远洋直航的航线。

而现在的大明王朝,则是远航船队的巅峰时期,不论是体量还是航线,都足以满足跨洋航行的需求。

其次就是导航技术,大航海时代的导航技术不像后来那么复杂,横跨大洋主要靠的是等纬度航行法,大明已经掌握的牵星术,就是一种简单的测纬度方法。

所以横跨太平洋,只要找到黑潮的纬度,剩下来的交给洋流和西风带便可,实际上即使不会测量纬度,只要能在倭国以西找到西风带,横渡太平洋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从倭国横跨太平洋抵达美洲,确实是充满了可行性。

但是这其中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的清楚的!

“郑公,没必要亲自去……”

李弘壁话还没说完,郑和却笑着摇了摇头。

“水师就我们三个主心骨,你是不可能去的,陛下也不可能同意你去;而梅殷将军接下来很有可能继续镇守倭国,所以他也不可能去。”

“这,就是我郑和的宿命啊!”

“今日第一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