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1章 召见孟益(2 / 2)

加入书签

孟益郑重地点了点头,回应道:“主公!经过此番激烈的战役,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衷心期望能够退居二线。如今我已然年逾五旬,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等各个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衰退之势,实在难以胜任领军作战之重任了。故而,我渴望能够回归校园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又或者承担一些后勤军务之类的事务,为主公排忧解难。要知道,咱们镇东军可谓是人才济济,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些年轻有为的将领们朝气蓬勃、智勇双全,理应给予他们更多崭露头角的机遇呀!”

说起孟益其人,他与卢植、宗员原本属于同一辈分,但年龄稍小于这二位。算起来,今年的他已有五十二岁高龄,早年曾在神武学院任教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或许正是因为那段经历,使得他对教书育人之事始终怀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和眷恋吧。

赵云听罢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随后缓声道:“此事暂且搁置一旁,日后再议不迟。至于你,若有意继续留任教师一职,亦或转至大将军处负责后勤事宜,皆可依你所愿。只是此刻当务之急,乃是商讨眼前这场战事!切不可让那踏顿在外久候,以免其心生他念!”

孟益闻此,当即抱拳躬身,恭谨地回应道:“主公明鉴!昨日狄居大人那边传来急讯,言称刘虞的旧部阎柔、鲜于辅、齐周以及骑都尉鲜于银等人已然举兵起事。他们不仅如此,更是招募了多达七千名鲜卑骑兵,与刘和及袁绍麾下将领麴义会师一处。而后,双方于潞河北岸展开激战,公孙瓒军不幸落败,就连邹丹也惨死于敌军之手。”

赵云听后,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潞河之战的失利,仅仅只是公孙瓒走向衰败的开端罢了。此后,他还将会遭遇鲍丘之败,乃至被重重围困于易京城内。这一系列的战役,前前后后耗时长达五六年之久。

在接下来漫长的六年时光里,公孙瓒的命运即将迎来巨大的转折。曾经威风凛凛、权势滔天的他,如今却陷入了众叛亲离的绝境之中。

那些原本忠心耿耿追随他的部下和将领们,一个接一个地背离了他,投向了其他势力的怀抱。而他所占据的城池也不再安宁,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正在酝酿之中。

饱受压迫的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公孙瓒的残暴统治,他们纷纷揭竿而起,与刘虞昔日的旧部相互配合,共同对抗公孙瓒的军队。这些勇敢的人们团结一心,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向公孙瓒任命的地方长官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每一座城池都成为了激烈战斗的战场,喊杀声震耳欲聋,鲜血染红了大地。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变革中,公孙瓒逐渐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他的势力范围不断缩小,最终走向了衰败的末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