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谁来管钱(1 / 2)

加入书签

新娘米雅丽像是一朵花,盛开在余秋堂面前。

他看着她,恍若隔世。

这个时候,周围其他人,其他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就剩下他们两人。

前世种种,突然如电光火石间快速穿梭。

良久,他才咧嘴一笑。

“好久不见。”

米雅丽抿嘴笑道,“这才几天没看到,哪能说的上好久。”

余秋堂还要说什么,边上米雅琴说:“两位新人,你们卿卿我我后面有的机会,还是收拾下,出去准备敬酒吧,大家都等着呢。”

米雅丽站起身,轻轻拍拍余秋堂胳膊,“走吧掌柜的。”

余秋堂一愣。

掌柜的这个称呼,似乎很久没有听到人喊他,如今再听到,一时间还有点迷惘。

“你咋啦?”

米雅丽就比较正常,只有新出嫁的甜蜜和幸福感,并不知余秋堂内心五味杂陈。

但她从余秋堂眼里看到的都是满满情意,想着他可能是突然结婚,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变得不如平时那么冷静和成熟。

男人嘛。

娘说的对,不管平常多稳重,但遇见结婚这种事,还都是拿不点,突然有些激动,纯属正常。

她拉拉余秋堂胳膊:“出去吧,外面人等的急了,还说我们架子大呢。”

余秋堂在她身上闻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味。

是她喜欢的擦脸油。

他笑笑,点点头:“好,我们出去。”

两人刚从房里出来,外面立刻“噼里啪啦”放起鞭炮,看来是早做好准备。

顿时整个新房门口,处处都是烟雾缭绕,熏的人睁不开眼睛。

余秋堂下意识帮米雅丽挡住前面,担心炮仗的碎片飞溅起来,伤到米雅丽或者点燃她的衣服。

米雅丽注意到,心里一暖。

这个男人,总是这么温柔,在非常细小的动作里,都能体现出来。

自己真是运气好,能碰到这样的好男人。

三生有幸。

米雅丽听母亲说过,女人都是猫变的,如果一只猫这辈子碰到很好的主人,能将它照顾的很好,那么它就会在轮回时脱离畜生道,转为一个女人。

而一个女人如上辈子被男人爱心呵护过,下辈子就转生为一条狗,处处顺着男人。

这个转生的说法,米雅丽半分认可,半分质疑。

认可的是,所有的美好,都会产生影响。

但最好不是什么猫猫狗狗,做个人就行,即使是人,如果是余秋堂这样的好男人,她也愿意好好照顾他,相濡以沫,日子过的平淡幸福。

书上说过,男人一辈子改变命运的机会有三次,出生,找谋生的行当,以及婚姻。

但女人只有两次,分别是出生和结婚。

出生谁都无法选择。

结婚却也不是指望找个有钱男人,就是绑一个摇钱树,可以过的富贵什么,而是遇到一个品德端正,性情温厚的男人,能彼此照顾,体贴,白头到老。

这样就可以了。

至于什么财富啊,地位啊,这些东西都是锦上添花,能有更好,没有太多也没关系,吃饱穿暖就行。

鞭炮声歇,地上果然落了很多半截的炮仗碎片。

早有孩子们一拥而上,在里面快速寻找着没有放掉的炮仗,他们可以将炮仗拆开,倒出里面的火药,或是放到“火炮枪”里,充当动力。

或者是放到一片灰瓦上,上面再盖一片,然后一脚踩踏下去,发出噼啪的爆裂声。

胆子更小的孩子,则是将火药在砖头上倒成一条线,再用火柴点燃,看着火焰呲地一声朝前席卷,仿佛是金龙晃动着尾巴。

这都是小孩子们的乐趣。

但日常他们是买不起鞭炮的,也就逢年过节,或者是参加这种婚礼现场,才能捡到鞭炮,都是很有经验。

余秋堂小时候也做过这种事。

只是当时他也是孩子们的一份子,看不到大家的模样。

如今看起来,觉得好笑。

记得之前在那个地方,见到过工厂倒炉渣,每次车刚将炉渣倒出来,火苗还没有完全熄灭,周围等着的人们就会立刻冲上去,开始挑选没有完全烧完的煤块。

几乎每天都有人烫伤,但大家依然乐此不疲。

只是小孩子们为了游戏的快乐。

大人们却是为生计的无奈。

余秋堂和米雅丽在大家的簇拥下,被带到过桥的流水帐篷里。

刚过正月十五,天还是很冷。

刚好今日又是吹得西北风,帐篷侧面的扎带被吹得飒飒作响。

不时还有风从帐篷缝隙里进来,吹的人们打哆嗦。

现在刚上席,只有第一波菜,因为新人还没有敬酒,所以大家都没有动筷子。

大人们还好,比起吃饭,他们更关注新人的模样。

小孩子们可都忍不住。

死死盯着桌上的饭菜,不时还打量下同桌的其他孩子,想着一旦大人们允许吃,必须第一时间,将最好吃的菜夹到自己碗里。

大人们或许因为矜持,筷子不会抡的太快。

至少开始不会太快。

但孩子们不会,孩子们都彼此懂对方,也能看到彼此坚定的眼神代表什么。

大家都紧紧捏着筷子,仿佛做着夹菜的动作,就像是赛跑的运动员,开始在紧张地做着预备动作。

待到命令发出,立刻启动,抢占或则零点零几秒的时间。

总管在席位进口处放了一个蒲团,让新人跪拜天地,以及给来宾请客行礼。

完毕之后,撤去蒲团,便开始进入喜闻乐见的敬酒环节。

这时候余秋江就开始发挥作用。

余秋堂在喝酒开始,自是一番推脱,说是自己平日里滴酒不沾,见酒就醉,实在不能像其他豪强那样千杯不醉。

大家自然是不同意。

说是你好歹今天是新郎,大喜的日子,你不喝酒,气氛能起得来嘛。

余秋堂“无可奈何”,只好答应少喝点。

大家这才笑着同意。

其实这边喝白酒,都是用的非常小的酒盅,大概十酒盅,也不见得有二两酒。

但余秋堂还是控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