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章 惇怡死因(2 / 2)

加入书签

伴随着脑仁儿一阵阵突突突地疼痛,我摇了摇头:罢了,罢了。今日庄静贵妃之死尚未查清,我何必苦恼于陈年旧案。若此案不得终了,揪不出幕后真凶,只怕第一个深受牵连的便系我了。

“呕!!!”内心忽而烦闷起来,一股股的恶心感涌上喉咙,只叫我一阵恶心反胃,不由得呕吐起来。

莺月见状,急忙去端赤金牙盆。

一旁的倚华见状,急忙拍我的背,安慰道:“娘娘且放宽心。有殷氏父子战功赫赫在前朝坐镇,想来自然能叫永巷令与刑部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再者,此事事关国母,他们必定不会草草了事。奴婢现下担心的是此等计划只怕绝非寻常人能一手策划。奴婢私心想着,或许真凶背后另有靠山,这才肆无忌惮。”

心里好不容易舒坦了几分,我缓过神来,细细思忖着倚华的话:确实。此事事关国母,若幕后之人一无胆识、二无谋略、三无后路,只怕此等计谋绝对出不来。论及胆识,家中父兄在前朝为官而自己居御殿高位的,不过温妃、慧妃而已。然则她们的父兄却系职位低下,礼贵嫔更不必提。如此一来,还有何人有如此胆识毒害庄静贵妃、诬陷皇后?

除我之外,唯独折淑妃有机会登临后位。然则折淑妃家中并无人担任前朝重任,亦不得皇帝青睐。纵然御殿之内她尊贵无双,家人得了几分益处,到底不及殷氏父子战功赫赫,立下汗马功劳。再者,她膝下有一子一女,太子已定,来日定可随恭顺一同出宫享福,从此安定宁和,实在无须多生事端。权德妃更不必提,数年来的相识相知,她绝非如此人物。何况,嘉慎公主已然下降,几近临盆,她何必做出这些事来自寻烦恼?

庄静贵妃之死牵连甚广,当前已然牵涉进皇后,来日便很有可能系我。再者,只怕折淑妃与权德妃亦无一幸免。此案若不抓紧找出真凶,只怕御殿永无宁日。

我上报皇帝,意欲干涉此案,以证皇后清白。皇帝欣然应允,我随即传召永巷令与刑部尚书,细细查问此案来由。

依着刑部尚书的回禀:当日,庄静贵妃更衣之时,的确唯有香清、水影二人在旁服侍。而后,香清、水影亲眼见得秋紫听从皇后之令,送去专为册封礼而打造的栀子花赤金簪,随即离开。而后不知为何,庄静贵妃吩咐香清、水影先出去,她一人梳妆。此时,香清、水影见衣着与发髻皆梳理完整,只余那根叫庄静贵妃爱不释手的金簪不曾插戴,以为庄静贵妃意欲自己穿戴,随即心领神会地行礼离去,不敢多做打搅。在暖阁外等了良久,始终不见庄静贵妃出来,香清、水影察觉出不对劲儿,一时心头焦急,却无可奈何——庄静贵妃生前最不喜宫人打搅。待到秋紫前来催促,三人推门入内,这才看到庄静贵妃发髻凌乱地躺在地上,面色发黑,珠钗簪环散落一地,早已中毒身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