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潜入计划(1 / 2)
“安全!安全!”
机舱里一阵闹腾,确认没有哪个倒霉蛋的装备勾在载具上以后,见德米特里朝自己点头,沃森便第一个冲出去。
下方是一片连绵山区。
除了东部平原,古杰尔梅斯城市的西侧、南侧各有一条狭长山脉,它们就像两根手指,把整座城市捏在中间,成为阻隔敌人的天然屏障。但这也为空降渗透行动提供了掩护,小队将会直接空降山区,对目标地点发起突袭。
他们并非真的要进入古杰尔梅斯。
古杰尔梅斯周边有多座村镇,南边有个地方叫做拉斯坎尤特,这座小镇与城市隔着一排山,目前正处于一个名叫阿赫梅德·伊萨耶夫的军阀的控制中——他正是军火商人格里戈耶夫的生意对象。
车臣本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和武装派系彼此之间多属于竞争关系,这也是古杰尔梅斯方面愿意帮忙的重要原因,他们很乐意让俄国人消灭这个阿赫梅德,好稳固城市周边环境,所以承诺会在战斗开始以后摁住大部队。
但即便如此,行动时间肯定不能拖延太久。
毕竟相对于争夺地盘,“通俄”的罪名更让人承受不起。
按计划完成行动、充分展现实力,才能为后续的劝降增加筹码,如果还是像第一次车臣战争那样打成烂摊子,只能说各回各家,以后再谈。归根到底,那纸协议终究还是签了,表面功夫多少得顾及一下。
所以不论最后成不成功,俄国都不会承认本次行动。
至于尤里塞进来的“斯莱德”
这人没出现过。
估了一下高度,沃森拉开降落伞装装样子,实际上却用缓冲能力控制方向,山区气流复杂,强风容易吹偏降落伞,所以整个小队都采取了低空拉伞操作。这种手法风险极高,特别还是在夜间,稍不注意可能就直接撞石头上去。
在空中和夜风较量一番,沃森成功落在一小片缓坡空地上,这是通过侦察机照片提前选好的位置,而自己毫无疑问成为第一个到达的满分选手。迅速收拾好降落伞,沃森把身下吊挂的弹药包穿到背上,那杆KSVK长长的枪头竖起来,就像根天线似的。
好在这种荒郊野岭,大晚上自然不会被谁看到。
拉斯坎尤特小镇傍山而建,没有什么比爬山更保险的渗透路线了,可惜的是自己这帮人只能用脚跑。运输机内虽然有军用吉普车,但那只是为小队准备的撤退措施,万一伞降不慎被敌人发现,运输机会立即飞回来,把车空投到山区边缘的平地上。
不过刚落地就被发现这种事,也太倒霉了点。
通讯器里很快传来队友的呼叫,沃森立刻报了个位置,并告知队友自己正在朝汇合地点前进。1月份正处于车臣地区的冬季核心时段,哪怕今夜天气不错,气温仍旧降到了零度以下。
像是古杰尔梅斯所处的中部地区,地形呈平原丘陵山地的阶梯式地理结构,哪怕山地的海拔也在2000米左右,与动辄三四千米的高加索山脉区别很大,森林植被相对比较茂盛。
覆盖着积雪的树冠,白色与下部分树叶形成两个明显层次,整体看起来很美。特别是沃森这种没怎么在野外冬天见过雪的人,他有点后悔自己没带照相机,应该拍个几张带回去,给米歇拉和妮莎看看。
拿来做专辑封面也挺不错的
德鲁女士的脸在脑海中浮现,沃森都快忘记自己去年年底发专辑这回事了。
自己那个经纪人大概已经疯了吧。
等到这堆破事干完,确实该回伦敦看看,佩姬老太太自己也很久没去探望了不对不对,她的外貌已经重回50多岁年纪,颜值水平相比同年龄层女明星都不差,所以现在应该改口称作佩姬女士才行。
但要论佩姬最喜欢的称呼,还得是沃森小姐那句:
佩姬姑妈。
啧,真恶心。
一边开着小差,沃森一边展开纸质地图,再次确认汇合点的方向。运输机的动静已经逐渐远去,耳畔再一次充斥着幽静虫鸣,仿佛一个普通夜晚。他继续持枪行进,让磁感领域往外蔓延,仔细捕捉周围每一处可能的金属运动。
这操作沃森最近天天用队友练习。
已经十分熟练了。
不出意外,他还是第一个到的。
原地等待十几分钟,才有队员陆续赶过来,没人对沃森这个满分选手的表现感到意外。队伍在半小时内集结完毕,士兵们开始传递小瓶装羊油,涂抹在面部和手腕位置抗寒。队长德米特里则是拉着几个小组组长,用地图确认了一下位置和行动路线,整个行动小队随即转向西北,沿着山脉继续前进。
看腻了山里的树木,沃森很快把目光转移到山外那些广阔平原上,古杰尔梅斯东部平原拥有大片耕地,如今也变得危机四伏,早已无人耕种。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均埋设了大量地雷和自制爆炸物,中部核心战区更是如此,这些玩意别说战后一两年,十年可能都清理不干净。
这片土地是全世界最密集的雷区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