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北国难民(2 / 2)
韩子胥没想学生有此奇遇,他还以为他是形势所迫混口饭吃。很是高兴激动,拱手道:“君女与谢侯至善大义,流民之福。燕恤能有此作为皆因二位明主也!不知君女找在下来是?”
“小女不忍生灵涂炭,想尽我之力助他们度过困境。奈何才疏学浅,又是女儿之身不便行事。故想问策于夫子。”
韩子胥起身深深一揖:“君女仁心仁德,虽是女子却有兼济天下之心!在下身为男子,更应为天下万民尽力。只是不知君女是否想效仿燕恤之策?若是我国流民倒也无妨,这北国难民恐难分配土地。”
“夫子请坐,你若愿意相助,便万事皆有可能!”
韩子胥谨慎地道:“流民过多,不知道君女能出钱粮多少?钱倒是其次的重在粮。难民所过之地怕余粮都不多,有钱无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救不了天下,是救一方或一地都要细细筹谋。
另,君女可想过将他们安置在何方?如若猜得不错,永嘉郡此刻已成天下流民往向之地,恐已容不下。还有,永嘉郡是君女侯府所在,此地若收容难民,尤其还要练兵,还需官府同意,否则会产生误会。”
谢青婴让谢静去拿块腰牌来,道:“粮食一事,夫子不必担心。我手上有粮食,省着点用可供三四万人熬到时鲜蔬菜种植出来。另已开春,野外野菜河鲜也可以食用。如无天灾人祸定能扛到秋收。
关于土地一事,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查看了附近地况,山林之下荒地极多,山林之内亦有大片空旷低洼开阔盆地。皆可安置。十里青山难道容不下三四万人?春耕种子我亦会送至夫子手上……”
看了眼谢静让她过目的腰牌,拿的是王氏的,顿了一下,想到给赵燕恤的也是王氏的,点头让她交给韩子胥,“此乃当朝大司徒府中腰牌,夫子可以此腰牌与地方官交涉。不知夫子可有信心胜任?”
有大司徒府的腰牌在,还有何不敢的?韩子胥双手接过,“君女信得过在下,在下愿勉力一试!”
“夫子若有不解之处,可写信与赵先生交流。若能办妥此事,夫子有大才,若想入仕治国安邦,小女可保荐你给王大公子,左骁骑校尉麾下效力。若无意军中,小女与谢太傅家亦有交情。”
韩子胥大喜!又起身冲她深深一揖:“君女乃吾之贵人也!”此人圆滑一些,不会像赵燕恤直接一句:‘定不负君女所望。’
两人商议了一个时辰,约好次日让谢致陪他到可以安置的难民荒野勘查,又把野菜图谱给了他。待过得几日流民到达,再陪他到衙门与地方官沟通。钱粮交给谢远,根据需求给他发放给流民。
待人走了,谢青婴让三六联系谢远,让他从手下挑几个精明能干的侍仆给韩子胥,要管理这么多流民,没侍仆帮衬不行。
原计划停留十天,因着安置流民,又多留几天给韩子胥壮胆。没想难民来了,时疫也同时到达。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无数难民高热咳嗽。这个时代感冒发烧是会死人的,因此属瘟疫的一种。
谢青婴只好令谢致找官府协助,购买伤风药再配以灵泉,依样画葫芦再施药粥为难民治疗。药效虽好,但小镇药不够,还亏得韩子胥亦精通医理召集了镇上的大夫,带上青壮采摘生草药才算压了下去。
王涧每日与赵燕恤巡视安置的流民,接待新到来的流民,看着赵燕恤游刃有余,安排得井井有条。谢青婴外出久不归,担心出问题,决定去把人接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