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筹备兵器(2 / 2)
谢青婴吐了口气,不想再解释了,反正再怎么解释当事人和当事人妹妹都当成耳边风。他们不尴尬,她为何要尴尬呢?
韩子胥给她写信,说兵操练得不错,他还特意请了教头过来帮忙。只是要是能配上兵器就更好了。操练时用兵器,散了兵器再收上来。以后要是有战事,大家手上有兵器也底气足。
他现在几乎把北国逃过来的难民都收容了,之前挑的场地在扩展。也亏得谢远帮忙,要不然凭他自己能累死。还提到若是能光明正大屯兵就好了。不用像现在这样担心有别人过来强行解散。
谢青婴猜测这货就是想在王溪跟前露个脸,生怕日后有立功的机会不给他。想想都奇怪,明明是让他帮忙安置流民和难民,怎么就变成“招兵买马”了?难道赵燕恤立下的功劳刺激到他了?
不过谢远也说他做得很好!目前流民已经高达五万人,还有流民源源不断过来。因此民兵数目已经超过一万五千。而且还会增加。幸好山林肥沃,流民开荒种植,收获都不错。待到秋收后能自给自足。
其实就算韩子胥不提,谢青婴也想准备一支军队。乱世来了,打仗是迟早的事。不管是让他们有自保能力还是保卫家园。如果可以,她更想打造一支精锐部队支援北国,可惜现在有心无力。
手上的倒是有足够支撑两万军队的兵器,但私打兵器是犯法的,得师出有名。否则会以为她想造反。突然灵光一闪!战场上缺损的兵器要回炉重造,他们的打造技术不行,兵器坚硬度不够。
如果借口帮打造武器,像空间出品的精良武器,以打一把需两三把战损兵器做工价,换来的铁就声称是打造农具。届时便借口是有铁多出故打造兵器供给民兵。在兵器配置齐全前想办法名正言顺即可。
想到这里,谢青婴道【三六,你看我用空间出品的精良兵器,跟王涧换战损兵器如何?】把计划说了一遍。
三六觉得可以【也可以问谢珩臻,他应该会卖你面子。他领着六大世家的军队,战损兵器更多。】
【他们自家以及朝廷都有兵器坊,不一定会愿意给我。且我一下弄这么多兵器出来,他们可能会怀疑我私采铁矿。】
【你用借支的二十万银子跟他买。回头再把打造好的兵器卖给他们,还可以赚一笔。你有成品,还担心谢珩臻不乐意?】
谢青婴直觉找谢珩臻成不了事,找王涧领的军队她有七成把握。
前院客厅。
吃饱喝足听了一歌颂后,借调来的将领询问起奖励一事,看到哪红薯大丰收,哪能空手而归?自然是让王涧现发给他们带回去了。
王涧有点头痛,总要等上几天,等计算出来才好给。但让他们看着吃不上,确实也太为难他们了。
这些年不是旱便是涝到处失收,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驻军也时常吃不饱,有时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还要救济一下流民。
说也奇怪,永嘉郡虽无大灾,因天时异常农作物长得也不好,虽然还不至于要赈灾,但百姓都是饥一顿饿一顿熬着。
不知为何?待到谢青婴吩咐种植红薯却异常顺利,二三月雨水均匀,进入四月后虽然有点旱,但农作物已经长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