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九章 乔迁(2 / 2)

加入书签

新宅院已经重新修葺好了,谢青婴想赶在立冬前搬过去。

陆续有一些有识之士过来投靠,宅院小不好安排人住。搬到新宅院,谢文石不在也可以让管事接待,待谢宁谢致有空考核后决定去留。

她为人大方,知道前来投靠的人泰半是家境贫寒所致,即便不适合用也会赠予对方银子,因此即使没能留下的人也对她心感激。

她原本不打算办乔迁酒,但知道她要搬进新宅子,诸贵女都打发人来问她何时办升迁酒。特别是王四娘把认识的人都通知了个遍。谢文石的同窗好友也起哄。谢青婴只好择了个黄道吉日搬进去办酒席。

酒席上推出了新的糕点和酒水,又特意上了干果饼干,饭后一碗开水一冲便可吃的熟面香甜糊糊。既然办酒席没有不借机推销的道理,干果饼干以及熟面糊可以做军中干粮,便捷又顶饱。

谢青婴给相熟的官贵发了请柬,包括温氏。不管是冲交情或是美食或是王谢崔李四家面子,还是她现在鼎盛的慈善名声。收到请柬的人家都来了。谢太傅带头,其余世家家主不来也派嫡子主母过来吃席。

酒席异常热闹,后院的少年男女也就是吃喝玩乐个高兴,顺带吃到喜欢的记下来,回头到谢记买。

前院的贵客就不一样了,嚼着香甜的红薯干,看着婢子一勺子粉开水冲开一碗糊糊,再撒上干果便成了赏心悦目的美食,和上膳时特意提醒不要多吃一块相当于一大碗主粮的压缩饼干。

在场的人心里都打起小九九,这不是上好的军粮吗?红薯干也耐饱,这粉一勺子一碗,还有粗粮饼子(压缩饼干),来不及做饭吃一块就饱了。如此便解决了柴火不足的问题。而且能把舂米的时间省下。

谢太傅先开口:“谢亭侯,你家这红薯干还有这面糊、粗粮饼子可向外售卖?能做多少出来,所需时间几何?”

谢青婴早早告诉谢文石,于是他冲太傅揖了揖:“向外销售的,红薯收存不久所以煮熟了晒干,可以收藏一年左右,是农户自家做的。我家邑地和庄奴都做了很多,不外卖的话明年又有新的收不住。

面糊其实可以自己做,磨成粉炒熟就行了。或者把麦米炒熟磨成粉。粗粮饼子制作比较麻烦,不向外传。做多少或者需多少时间,看多少人做,人多做得快一点,少做得慢一点。”

这货说完了,又加一句:“这饼一块就管饱又不贵,用来逃难最合适了。要不然拉着一大车粮食走不快,还会有人抢。”

听得众人嘴角抽搐,国子学传,谢亭侯纯良天真,果然诚我不欺!

谢太傅拈须微笑:“所以打算怎么个卖法?”

“一斤饼相当于四碗米饭,市面上一斤十二文钱。太傅要的话,一斤八文钱,具体要问妹妹才清楚。”

成年男子一个月的工价钱为八钱即八百文钱,正常米价为一斤三文钱左右。但现在连年灾荒米价已经升到五文钱一斤了。

粗粮饼子要制作就要工价钱,粮食购买也需要人力物力,一斤十二文钱不算贵。一斤八文钱赚取的利润就更微薄了。

几乎在场世家的心动了,他们的军队在打仗,粮食暂时不缺,但谁知道战争要持续多久。饼子能收一年,先买回来有备无患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