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4章 武则天————庸君!(2 / 2)

加入书签

“大唐天下都要被其夺了,若是还能容的下的话……”

“谁能够想到,大唐竟然会出现历朝历代唯一的一个女帝,也……”

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看完武则天的天幕评价后,用眼神开始进行互相对视。

他们想要知道李世民会如何处理武则天和武士彟一家,是杀还是留。

那武则天一事无论如何也是唐朝的一大屈辱,等同于是在历朝历代之人的眼前丢了一次大脸。

就算李世民选择灭武士彟一族,众人也不会感到有如何的意外,甚至可以用情理之中来解释。

孤独待着一旁的武士彟,应该是现场最为忐忑不安,浑身上下都充斥着紧张和害怕的情绪。

他的内心已经做好了全家人头落地的准备,毕竟天幕上的内容就眼睁睁的摆在眼前。

如果换成武士彟来下决定的话,他也不会放过自已一家的,不可能留一丝江山被夺的机会。

“武士彟一家从此刻起离开皇都,回利州去吧!”

“若无朕的旨意,不可离开利州一步!”

“至于那武则天…………,朕大不了赐其一场荣华富贵!”

“那所谓天幕上的内容,朕就不信无法改变!”

李世民他所做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并没有如众人所想的一样,灭武士彟一族来以绝后患。

而是选择将其一族贬回利州去了,饶了他们一命!

因为有天幕内容出现的原因,李世民他并不准备灭武家一族。

对一个还没有出生的小女孩害怕?李世民他的胆子还没有小到这种程度。

将对方软禁于利州,这一举动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有着天幕内容的存在,这武则天哪里还有继续登基称帝的机会?

就算李世民同意,这天下人也不会同意这种事情的。

他也想要这一行动,来尝试改变会发生在未来的那些事情。

……………………………………………

所处另一时空的大唐

“媚娘,你从今日起就回到感业寺,继续去当一个尼姑吧!”

“没有朕的旨意,你就在感业寺里待一辈子吧!”

“谁若是敢私自靠近感业寺,可以直接将其杀了,不需要跟朕解释。”

“武周之事 绝对不能再出现在大唐身上了!!!”

李治在天幕内容结束的那一刹那,他内心就已经想好了要如何处置武则天。

他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是出现过一丝杀意,想要杀了武则天来以绝后患的。

不过李治他到最后还是没有下定这个决心,他选择要留武则天一命。

二人夫妻一场,心中要是说没有一点感情,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为了杜绝后患,李治他决定将武则天软禁在感业寺内,让她青灯古佛,就此孤独一生。

这已经是李治能够想到最好的处理办法,既能够能够留武则天一命,也可以避免天幕上事情再度发生。

“臣妾,谢陛下隆恩!”

“今日一别,愿陛下多多保重龙体!”

武则天在听到李治的这个决定时,也知道李治对她已经很大程度的让步了。

要不然就天幕上自已的所作所为,人头落地也不会有人说一句不。

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武则天她的眼中带着一丝感激和不舍。

但她并没有说出来,而是将这一切都表达在了自已的眼神之中。

……………………………………………

当武则天的天幕内容结束之后,那悬挂在天空上的天幕陷入了漆黑之中。

过了许久时间后,那天幕内容都没有闪出亮光。

历朝历代之人见状只能选择先暂时发现天幕上的内容,忙碌着原本属于他们的王朝之事。

…………

秦国

“王翦,大战所需之事都准备的如何了?”

“还需要多久时间进行准备?”

“大王,再过数月时间就可以准备完善!”

看到天幕上关于那些个大一统王朝的内容后,嬴政他内心想要统一天下的想法就开始加剧。

面对嬴政的问话,王翦如实回答着。

原本嬴政他准备再过几年时间的准备,再进行天下一统。

可在看到天幕上的内容后,嬴政他就已经按耐不住了。

他知道除了六国以外,还有许多的国家等着嬴政前去征服。

他必须要替秦朝解决掉所有的麻烦,避免二世而亡的情况再度发生!

自已身后之事会如何嬴政他管不到,但他必须要竭尽所能的做好生前所有事。

至于那在大殿中的荆轲,早就陷入到了呆滞和迷茫中。哪里有空去管嬴政和王翦之间的对话?

他在思索着,就算自已刺杀了秦王嬴政,那卫国和燕国难道就能保存下来吗?

在天下一统的大势面前,荆轲意识到自已就是一只渺小无比的蝼蚁。

而他所在国家,也只不过是不自量力的螳臂挡车罢了。

以自家君王的能力,自然是没有可能完成天下一统之事的。

如果国君有这种能力的话,燕太子丹也不至于派荆轲前来刺杀秦王了。

…………

汉朝

“哈哈哈哈哈哈。”

“恒儿,走慢点,不要摔着了!!!”

“父皇就在这里看着你,你放心的玩耍就好了!”

刘邦看着眼前玩耍的太子刘恒,他脸上闪烁着满意的笑容。

在知晓自已的儿子刘恒,在未来的成就后。

刘邦他第一时间就改立了刘恒为太子,并且将对方带到了自已身边进行看管。

他没有道理,放着一个被天幕认为圣君的刘恒不用。

前世所发生的那些个遗憾和不足,刘邦他想用如今努力进行弥补。

要用自已所有的努力对刘恒进行培养,让对方在继位的时候不用接手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汉。

在天幕上的各个大汉皇帝中,刘邦他最为满意的皇帝还是刘恒。

相较于武功,刘邦他还是喜欢文治。

因为他知晓管理国家,到头来还是要靠文治二字。

在刘恒的手中,大汉会变的更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