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5章 唐朝的重要着作—《大唐西域记》与《唐律疏议》(1 / 2)

加入书签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文化繁荣,学术昌盛,诞生了许多重要的着作。《大唐西域记》与《唐律疏议》便是其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分别在地理历史与法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是由唐代高僧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编撰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

这部着作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详细记载了“整个世界”(当时所知范围)的书籍,更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概述

《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

书中涉及的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以及众多不同的民族,展现了当时西域地区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玄奘不仅记录了各国的地理形势、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概况,还深入描述了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建筑特色、婚姻习俗、丧葬仪式、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的方法,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为后人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佛教世界观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大唐西域记》还记述了佛教的世界观。

玄奘在书中介绍了佛教理论中关于世界构成的观点,即人们居住的世界并非唯一,佛陀也不是唯一的,只是释迦牟尼佛恰巧出现在了我们所在的世界。

在佛教世界中,中心是一个叫苏弥卢山(即须弥山)的地方,周围环绕着七重山和七重大海,构成了整个宇宙的基本框架。

这种世界观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游历经历

玄奘的游历之旅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进入哈密荒漠,再翻越天山,到达中亚地区。

在游历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了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

在那里,他留学五年,深入学习佛法,并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