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为难(2 / 2)

加入书签

她当然觉得不可以!

电光石火之间,巫明丽串起了许多信息并逐一判断。

奉德公府的适婚对象都有谁?配得上被拉拔出来赐婚的,只有皇后胞兄的几个儿子,适龄的只有三公子和四公子。

三公子早就说定了苏家的小姐,今年秋天就要进门;

而四公子,他很得皇后喜欢。因为他和柳国公府一家子糊涂虫不一样,他最像皇后本人,且出生时还带着点祥瑞的意思,小小年纪就才气外露,读书读得很好。

皇后有个隐隐的意思,她觉得奉德公府的将来,就在四公子身上。

可是他体弱多病死得早啊!上辈子他死的时候,奉德公和皇后娘娘抱头痛哭,哭的是“我柳家绝灭无人了啊”,蜀王妃亲自去吊唁四公子,回来也颇长吁短叹了一番。

那么四公子这时候娶妻,皇后觉得为难,是不是就和之前的“奉德公府在找人冲喜”的消息对上了吗?

而皇后的态度,看着暧昧、为难、徘徊,其实已经十分明朗:她若不同意,根本没有今天找来巫明丽表现为难的这一出;她把为难的情绪摊出给巫明丽看,其实就已经做了决定。

她打算给自己的侄儿,说好这门极端不公平的冲喜的亲事。

巫明丽十分谨慎地说:“请娘娘教我。想来国公的孩子,自然是好的,既然如此,娘娘为何为难呢?”

皇后道:“咱们娘儿俩,不说那些废话和假话。实话说,我的这个侄儿,打出娘胎身体就不好,但是他人极优秀,是最得我心的孩子,我多少次盼着他长大了就健壮起来,好生挑起家业。可是,从去年秋天起,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比来更是连沾地都不能了。他爹妈求高人拿到了一个八字,要一个出生年月时辰严丝合缝对上的女孩子冲喜。巧合,这样的女子,他们到处求神拜佛,问遍牙行和内务司,找了一年都没找着。直到今年鸾姑娘进宫应选,我看那八字,真真一模一样,仿佛就是为这事准备的一样。”

巫明丽道:“可是冲喜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啊!我倒是知道两个极好的大夫,何不先请大夫呢?”

“你说的那两个大夫,我都知道,我连他们的师父大椿居士都请过去了,用的方子和御医的区别甚大,一开始也颇见成效,但只是去年夏天受了一点冷寒,又不中用了。十六家的,我也不信冲喜之说,但是有人相信,且有些事,究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更何况——”

皇后说着,涂着金箔拓花牡丹红的指甲点了点扇子,意味深长。

“更何况,若不是中间打断几次,也许已经找到了。偏巧就是没找着,又偏巧看了几千上万个女孩子都不合适,正正好她一来就对上了。”

巫明丽看着那把扇子,领悟了皇后的言外之意。

若不是为于将军家宅安宁,彻查京城的罪犯、积案;

若不是追查拐子人贩、追查秦楼楚馆勾结牙行拐卖良家妇女强迫为娼;

若不是在京兆尹衙门当堂拿下了郑三,牵扯出金万山牙行;

……

说不定奉德公府早就找到了合适的女孩子。

皇后本人确实不信这些,也确实恨毒了败坏奉德公名声还将知晓国公府秘密的丫鬟卖进青楼的牙行,可奉德公夫妻俩会病急乱投医啊!那夫妻俩可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只想救回承担了整个公府振兴希望的儿子。

牙行被拆了,奉德公府难免会想,若牙行还在,说不定早就找到了姑娘。而等到四公子真的没了,奉德公府还会想,若真的找到了姑娘,他们的儿子也就不会死了。

皇后道:“你可想清楚,本宫虽然不信这个,但是若是那孩子没了,本宫自己都不知道,我会不会心生遗憾,会不会在心里压上一块巨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