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巫小弟的江南之行(2 / 2)

加入书签

他们两个长得太好看,出手也大方,身边还有好几个护卫、家丁,说明是大户人家的子弟。

他们说非常标准的官话,是读书人,还是举人,来头不小,但是和他这个商人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的,店家很受用。

店家领着他俩出去社交场合,特别有面子。

店家一度想把自己的女儿塞给他们作妾,还说:“不要你们彩礼的哩!”

巫序和罗琴心赶忙拒绝了。

巫序还观察到,这边的自梳女比别处都多,于是导致本地的男子更难娶上媳妇,又进一步导致本地的彩礼更高。

但是和京城附近几个材料很高的地方,又不一样。本地少见溺女之风,因为这里有人愿意花钱买丫头。

他和姐姐写信,再仔细寻摸了一番,终于悟了:本地的作坊产业非常发达,特别是钱家革新的织机大面积传播之后,作坊一本万利,导致女工需求量特别大。一个女子十二岁就能当熟工用,一年能给家里挣三十两银,若是豁出去命,四五十两也有的。

一个女子,一年大约能挣三十两,若是嫁人,这笔钱就归夫家所有了,所以有些钻进钱眼里的人家宁可逼迫女儿自梳,以自誓不嫁,一辈子为娘家挣钱。

有些人家贪欲不是那么高,还有些亲情在,收了女儿几年工钱,再收相当于几年工钱的彩礼,愿意把女儿嫁了;还有些人家,张嘴就要价值十年二十年工钱的彩礼,直接吓退了所有求娶的男方。

巫序不免产生疑惑:那些贪心的人家,霸着闺女不让嫁人,那么等闺女儿们干不动了,手上没钱,膝下没人,她们的家人会照管她们吗?

作坊兴起不到三年,巫序暂时找不到有干不动的人,不过他记录了各个作坊招工的要求,发现他们对二十五岁以下的女子开的工钱更高。

因为年轻女子手疾眼快,能织更昂贵的花纹;作坊对年纪稍大的女子,开的价格偏低,因为她们织、绣能力跟不上了,做不得精致高昂的细活儿。

于是巫序又借着“代写家书”“教人认字”的机会,近距离接触、观察一些年纪偏大的女工的生活。

继而他就总结出来了,女工们挣钱少了之后,往往她们的家人会急急忙忙地相看人家,以便赚取最后一笔彩礼。

女工们温顺老实,很少有人想到自己掌管工钱,更少想到自己的未来,即便有想到的,家里一说“工钱不要便宜外人,将来你侄儿给你养老”,那姑娘也便勉勉强强肯了。

少见几个反抗的,多是因为有了情郎,不肯老死家中,也不想将情郎家逼迫太狠。

巫序如实写下他的见闻和感触,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个有一些奇妙的女工。

她叫黄二丫,她已经快干不了细活儿,但是她的女儿已经八岁,可以照顾家里,并且再过三年,就可以进作坊织布。

她的女儿叫寒香,有一双极为灵巧得手,早就学会了织最昂贵的“天河锦”进阶版。

黄二丫因生不出儿子被休弃,现在她的前夫家听说黄二丫一年能挣几十两,女儿还能挣更多,按捺不住,要把黄二丫和女儿抢回去。

当初黄二丫被赶出家门时,前夫并没有给她休书,所以从文书的角度,黄二丫确实还是夫家人。

但是前夫已经再娶,黄二丫即便回去了,也只能不明不白地尬在那里。

黄二丫又不是傻子,她才不想回去呢。但是前夫几次三番闹事,钱家嫌烦,可是钱家又很眼馋寒香的技艺,安心要让寒香织一匹新式织锦,去抢夺新市场。

于是有人给工头出了个主意:把黄二丫的工钱直接发到她前夫家。掐住她前夫不要闹,掐住黄二丫母女无处可去,只能留在工坊继续干活,黄二丫的前夫为了拿钱,会帮钱家紧紧盯死黄二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