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又一春(2 / 2)

加入书签

苏三奶奶出嫁第三年,终于有了真正的老师,教她读书,传她道义。

日影流光中,春天又到了。

这一整个春初,巫明丽都很忙,或者说放任自己忙,无事也忙,免着老惦记边关的人。

巫小弟、罗琴心、钱胜子都踏上了返程之路。

巫小弟和罗琴心来信说,回家问安后去信王府晴春斋,他们有太多江南的见闻要分享、商量。老父亲没空,先和姐姐说也是一样的。

钱胜子和他们一起回京,他不回家,只在晴春斋修整,然后尽快进宫面圣。晴春斋提前收拾好等他回来议事,巫明丽已代交谒见帖,陛下已准谒见,只等钱胜子确认回京的日期,即可确定面圣的时间。

钱胜子回来,意味着钱庄终于要开业了,早就准备好的人手,过完年就陆陆续续上工,活儿还没开始,他们就虚空练习。

特别是运送银子往返的侍卫,制度、路线都有户部银库给他们划定好了,他们拿石头装车,练习押送,每天往返一次,风吹雨打,从无懈怠。

所有知情人都很忧心,这个钱庄将来怎么运转下去。

按照巫明丽和钱胜子的打算,钱庄里放钱,不仅不收保管费、手续费,还反给利息。

那钱庄要怎么挣钱呢?

有些人从书上看到了官银流转的一种方法:民间借贷。历朝历代都有通过低息官府贷款与民休养生息的做法,本朝也不例外,只是零散、不成规模。

他们猜到了这个“大雍信行”钱庄大约会靠放贷生钱,但是放贷就和踩钢丝似的,稍不注意粉身碎骨,左偏一点是盘剥争利,右偏一点是遭骗套净。

不过这只是知道的人的一些小猜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京城多了个钱庄,并不算稀奇。

很多有钱无势的人家,早早就在准备搞一抿子钱,孝敬孝敬信王府,好攀点权势。他们不怕信王府要钱,只怕信王府啥都不要。

如此巫明丽到处盘,盘到科举过了,也没盘到李琚的消息。

倒是有人的命运变了。

本该屡试不第的郎云清,这一次就考中进士。不过和原本命运线一样的是,他没有入朝为官的意思,而是选择继续教书育人,所以柳家书院撞大运,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位进士塾师。

根据老爹和小鸾时不时转告的消息,郎云清在柳家书院教书确实颇有成效,那边的纨绔子弟,最怕简进,最服郎云清,再顽劣的孩童,在郎云清手里也服服帖帖。

那个满肚子坏水的柳崇鸣,在郎云清跟前从不“施展长材”。

郎云清自有天赋在此,不当官当塾师,是巫家书院的幸运。

他高中之后,巫山长和他恳谈了一宿,确认这孩子心意已决,便将他收为亲传弟子,以亲子视之。

巫山长还给巫明丽写了封信,希望巫明丽手上松一松,给郎云清看个好媳妇。

郎云清一把年纪了,还是个童子鸡,他的亲缘淡漠,父母没给他做任何安排,发榜那天,他差点被榜下捉婿捉去了。

巫山长看不得弟子如此孑然一身,决定亲自帮他撮合撮合。

要问什么地方未婚的姑娘多?就巫山长熟悉的范围里,当然是信王府了。

信王府的姑娘出了名的漂亮能干,这两年嫁出去了几个,那都是宫里出来的,气派作风就是不一样,一个妻子能把一家子的家风都拧过去。

郎云清还是巫明丽推荐到书院的,巫山长请巫明丽帮忙撮合成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