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刀1(1 / 2)
巫明丽对皇帝陛下承诺,将亲至田亩,手拃尺量,不是说说而已,她和李琚真去郊外了。
不过人在郊外田野,只是做做样子罢了。真正的统计方法当然不是手拃,这一拃才半尺,拃到几时去?
淮中遭灾虽然严重,可赶不上淮南两江那么惨,他们在淮中最多也就能呆个十几天。
所以什么信王出城督促清丈,都是幌子。
真正的田亩统计却在以工代赈的支出里算着。
以工代赈里有一项就是清理洪水退后被毁坏的田亩,及时杀毒杀虫等等,按每天清理的数量发放额外的物资和钱银。
她根据民夫们每日汇总报上来的每个人清理完成的田亩数,以此为计数底本。
数据的合理性、真实性,全由三级汇报统计的官员、胥吏、民夫自己做主,她根本不管。
只要别少得离谱,太过于脱离她的了解估算,她就当是真的。
淮中的水热条件比淮北好,淮北四百万亩耕地,淮中只多不少,巫明丽只要求摸上来四百二,多的就当是“合理误差”“上下默契”,巫明丽也不强求。
民夫一天能清整田地三至六亩,本地征集的民夫中,参与田地清淤杀毒的约在二千之数,其他还有清理道路、屋舍的,每天汇上来的数据一目了然。
数据相互关联,每天调拨的工钱、人头数,清理的结果,以及待清理的田地屋舍数量,都有相互关联,想作假,很困难。
管理工赈的同知最先发现信王出城是醉翁之举,发钱的簿子才是根本,他当天就篡改了民夫清理田亩的数字,然后次日就被信王长史、老张、姚谆等摁在府衙里,当场剥夺一切职务,形同软禁。
因这位同知一贯吃拿卡要,勾结商旅买卖,知府过问一句,得知罪在贪墨赈济粮,被信王查出他负责的施粥比别处清,连糠麸都不叫灾民吃饱,于是暗骂一声“眼皮子浅的狗东西”,也不甚在意。
而后上任的同知老老实实,几次暗地里伸手都被田趁月半途拦截,他便知形势比人强,专心给田趁月当狗,再也不敢有任何隐瞒,当然也就没将此事禀告给知府。
要说田趁月着实是个人才,这是他第一次踏足两淮地界,却只靠沿途收拢的几家流民为向导,就将上下关窍摸得清清楚楚,新到任的这位同知,以及知府调来专门奉陪李琚一行的心腹师爷,都是何等的人精,在本地经营那么多年,好处利益没少占,偏偏就被田趁月管束住了,一个消息不敢给知府知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