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再过渡(2 / 2)
拨到柳家书院教书的老进士,七恨先生因年老病笃,熬不下去了。
老进士和巫家几十年的交情,可以说自从女儿死后,半辈子都给了巫家,巫明丽无论如何也得去他家问候一番。
七恨先生大部分时间住书院,自己的家在城东不远,一片山水田园之中。
向者私下说话,七恨先生还半抱怨半说笑地,提起城东大片的地都给了工坊,大煞风景。
巫明丽问,那您家掺不掺嘛?
七恨先生哈哈一笑:当然是掺了一脚的。
这次去探望,七恨先生的女媳们出面接待,口称“殿下亲临,不甚惶恐”云云。他的夫人在榻前垂泪,也哭倒了,沾不得地,巫明丽早早叮嘱不必惊动,故此不在。
七恨先生早年郁愤过度伤了身,从去年底抱病在床,过了个年略有起色,但春天之后,一日不如一日。
到如今,该有的心理准备,也都有了。
巫明丽往上房看了看老进士,他床下孝子贤孙爱徒站了一地听遗命,又有巫山长等几个老朋友在旁送行。
老进士的遗嘱已经交代完,正介弥留,嘴里喊的是几个已故女儿的名字,迟迟不肯撒手。
大女儿死于婆家折磨,三女儿死于难产,小女儿尚未字人就去了。
巫明丽略看一看,往隔壁坐下,听见孝子贤孙爱徒们一个一个问父亲/师父到底有什么放不下的。
她爹插话说:“老兄是放不下姑娘吧。前人有悼女诗作‘汝生未字人,汝死魂依我。来日我坟前,分汝一抔否’,老兄十分感怀,读之必泣涕如雨。老兄,可是要将幼女的坟茔挪到您一处?”(注)
安静片刻后,一阵哭嚎声爆发,老进士彻底去了,老进士咽不下的最后一口气正是他的女儿。
还得是她爹了解这个几十年的好朋友。
老进士的丧仪如常理操办。
丧礼不大隆重,老进士生性简朴,最爱的也就是诗书,晚年寄情山水,不过以教养良才美玉为己任,故而门生、徒弟众多,众人你一笔我一笔,献祭文丧仪,延请戏班笙乐、道场法事,置办宴席,哭丧致哀等等,倒比他自家操办的更热闹些。
巫明丽代自己点了一炷香,等小鸾也代表柳家来致哀后,两人便一起告辞离开。
回城路上,小鸾请巫明丽再给看两个师父,老进士去世,简进甫可能今年就能补上外放,学塾的两个镇院走了,郎云清为人过于宽厚老实正经,还得有个能压得住纨绔子弟的才行。
巫明丽于是从巫家书院里努力扒拉扒拉,实在扒拉不出来,巫家书院筛选弟子的条件还是很严苛的,哪有柳家那些公子哥儿那样式儿,两边需求完全不一样。
巫明丽想来想去,没办法,把一个叫刘希地点给小鸾:“他倒不是我们家读书出来的,也未中进士。他原是第一书院的学生,因久试不第,已经除名了。论才华,其实也不错,奈何少了点科举的运道。他最合适你家:以前惯会游手好闲,外面那些败家子儿沾边的门道,他都精通极了。”
小鸾会意:“有他在,就不怕咱们家子弟被人勾连去赌坊酒坊,若有人学坏了,也能尽快发现阻止。”
“是啊,本来是给我自家留着用的,不过现在看情况,一二十年里大约用不上,就交给你啦。”
(作者的话:注1引用自一位古人的悼亡女诗,诗人的姓名不记得了,等我查到了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