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祈福(1 / 2)
巫明丽将空碗放回桌上,捏起帕子擦了擦嘴唇,并叮嘱说:“以后我在场试过再给陛下端取。保佑陛下快点醒来吧,这药啊真是苦得要命,显着我的命啊比这药还苦呢。”
甘露宫总管的嘴张了合合了张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小的明白了。”
巫明丽随意吃了些糕点压苦味儿,等总管吩咐完了,给皇帝陛下喂了汤药,巫明丽和李琚一起退到外间守着。
进宫问安兼探视的原荣王妃现韩王妃,看见巫明丽出来,默默地斜了一眼。
诸王以得到消息的时间为划分标准,隐约已经分出了两类,一类是当天晚上被皇帝陛下亲口吩咐派人接进宫的,一类是后来慢慢听说消息进宫探视的,其中区别,不言而喻。
所以以前荣王妃还喜欢阴阳几句,现在的韩王妃只能斜睨几眼。
一众兄弟妯娌来了去了,窃窃私语,各自在小圈子里打听消息或交换信息。
巫明丽也不例外,才刚出来坐下,康王妃等就凑过来询问。
巫明丽坦荡,将能说的都说了。
又有刘妈和白羽递书信进宫来,简单说了家里的事,特别提起年纪偏小的三个孩子最近贪凉都伤风了,还好王不泊留了小方科的学生在府里,再有广玉真人也擅长调理这种疾病,问题倒不严重。
康王妃看见巫明丽神色不对,多问了一句,闻得如此,便建议说:“眼看就中元节了,今年事多,你叫他们多烧点寒衣,多祈福,祖宗保佑啊,就会好的。”
康王自来体弱多病,康王妃对求医问药、求神拜佛、祈福祝祷的事门儿清,对各种风俗习惯、名医验方如数家珍。
巫明丽道:“你知道我不信这些。”
齐王妃则劝道:“宁可信其有。试试总没坏处。我们家今年是要多烧一些。”
“宁可信其有……”
巫明丽沉吟片刻,去看李琚,和他商量:“以前我在青云观,给老大和老二都点过长明灯,果然老大老二无病无灾平平安安长到八岁上。我看嫂嫂们说的也对,不如明天……哦明天本来就有中元法会,那就后天,后天咱们在青云观做个道场,为陛下祈福。”
李琚颇觉意外。
巫明丽不信这个,她打醮点灯从来都是从众行为。
他也不信。这方面夫妻俩非常一致。
不过李琚当众没有拆台,很自然地支持巫明丽的提议:“好,我去找青云观主来商量。”
等探视的人告退后,又有周王、蜀王前后来到寝室。
蜀王带着儿子来的,小世子果然生得精致漂亮,巫明丽再怎么看蜀王不顺眼,对这个小世子还是一看就喜欢。
前世并没有这个孩子,前世蜀王的所有孩子都像足了爹,今生这一个,却像极了凤仙。凤仙那样的美貌,儿子自然也有惊人的容颜。
小世子口齿也极好,一口漏风的小奶音,熟门熟路地把甘露宫一众宫女妈妈内侍都哄得心花怒放。
蜀王特别骄傲,虽然他不想承认,可他心里知道,他此时此刻能站在这里,还有忠信公通风报信暗示他太子之位唾手可得,都是因为他有这么一个备受皇帝陛下喜欢的儿子。
甘露宫总管特意问:“世子今日留宿宫内否?”
蜀王矜持地说:“怕是多有不便?”
甘露宫总管忙堆笑:“世子往常休息的暖阁一直空着哩。”
瞧瞧!只有他家儿子才有这样的待遇。其他皇孙再被夸奖赏赐,有留宿甘露宫还得到了专属小床的特别优待吗?
蜀王笑道:“那就留下吧。这孩子一直念叨着皇祖父,说不定祖孙有缘,真能给念叨醒了呢?”
巫明丽亦笑:“听说民间也有这样的事,兴许撞一撞就好了。”
撞一撞会不会好,巫明丽不知道,但巫明丽推测,皇帝陛下顶多躺半个月就得“被医好了”。
躺到八月里,各处秋粮就要来了,税赋也要算了,这两年税赋上动静不小,皇帝陛下这时候怎么可能放权?这一放就要放户部,皇帝陛下连皇子历练都不肯彻底放手,能放开户部?
多躺一天都要出乱子,所以皇帝陛下一定会在该醒的时候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