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兴师问罪【中午12点前更…(1 / 2)

加入书签

刘岩笑了:“你的眼力还真不错。”

随即,一脸写满了严肃:“我今天是来向你兴师问罪的。”

“兴,兴师,问罪?”场长一脸写满了懵逼。

刘岩沉声说道:“是的,尽管你这个林场非常好,但我要收拾你,你坐下。”

场长听刘岩这么一说,立刻脸阴沉了下来。

刘岩问道:“我问你,你是什么时候当上林场场长的?”

“十年前,我从部队复员就到林场来了,今年整整十年了。”场长回答说。

“这十年,你把多少农民的牧场圈进了你这个林场了?”刘岩一脸写满了严肃。

场长的脸色立刻凝重起来,问道:“农民的牧场?哪有什么农民的牧场?

刘书记,不管是什么场,不都是国家的吗?!”

刘岩顿了顿,掷地有声发问道:“在你的眼里,是不是只有林业,没有农业和畜牧业?”

场长顿时沉默不语了。

“除了牧场,还有耕地。告诉我,你圈了多少耕地?这是犯法的行为,你知道不知道?”

“刘书记,圈了多少耕地,都是有数的。

我们一亩一亩登记造册,划进了退耕还林的项目。

由林业局转到各乡政府,再到村里,每年都有补偿费。”场长理直气道:“再说了,自从林子起来了之后,野猪频繁出没,毁庄稼,耕地里什么农作物都种不成。

我们也是看到耕地荒废了,才圈进来的。

而且补偿费一分钱不少给,这也算是为乡里做了件好事的呀!”

“野猪?”刘岩有点惊奇:“你说这林子里有野猪?”

“刘书记,这林子里野兽多着呢!不但有野猪,还有豹子!”场长的神气又扬起来了:“而且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又不能捕杀它们。”

“这个林场有多大?”刘岩接着问道。

“四十多万亩。”

“林场目前有多少职工?”刘岩继续问道。

“不到100人。”

“能看护得过来吗?”刘岩接着问道。

场长摇了摇头:“主要还得靠林区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否则,光靠我们这几十个人,既要保护山林不被砍伐,又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被捕杀,是看护不住这么大的林场的。”

刘岩沉思片刻,说道:“你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儿吗?”

场长再次一脸懵懂,摇了摇头。

刘岩沉声说道:“由于你的无限扩张,迫使这里的农民放弃了发展畜牧业。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壮大。”

场长闻言,惊呼道:“不是这么回事,刘书记,你冤枉了我。

在林区里,无论是岭南、岭北、岭东、岭西,我给农民留了足够大的牧场。

岭西还有养一百多头牲口的农户呢。”

“你说的,可是真的?”刘岩一脸疑惑的表情。

场长的脸色又扬了起来:“不信我带你去看。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是体恤民情的。

林区里的农民耕地种不成了,不就指望牲口了吗,最少的也养十几头呀。”

刘岩听场长这么一说,随即撇了陈韬一眼:“这些情况,难道你不知道吗?”

陈韬低着头说:“不好意思,刘书记,是我的工作没做细,没有亲自做调查。

有些情况,也是听底下的人说的。

不过,苏坑林场的牧场规模,与其它牧场相比,存栏量还是偏少的。”

“陈局长,具体情况要做具体分析,而且不能只是指挥,要懂得引导。”刘岩对陈韬说道。

接着,他转头问场长:“如果让你发展鼓平区的畜牧业,你敢挑这个担子吗?”

“有啥不敢的。我就是农民出生的,小时候放牲口,参军复员回来种树,都是内行。”

“你的口气不小,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干好?”刘岩说道。

“刘书记,不是我吹牛,只要十年的时间。

到时候你来看我的牧场,有多大的规模,有多少个养殖场,一年能赚多少钱,你就清楚了。”

“能告诉我,你的信心何来的吗?”刘岩笑着问道。

场长说道:“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关键是有没有用心去做。

刘书记你看看,如今每个县都有林场,哪个林场比我们苏坑林场发展的快,发展的好?

他们每年都在植树造林,结果呢?造的林都到哪儿去了?”场长对刘岩说道。

“你们林场在前面那个北山种的柏树是怎么一回事?”刘岩继续问道。

“那不是我们林场想要种的,完全是被逼无奈。

我们原来种的是苹果树和梨树,作为我们林场职工和林区农民每年的福利。

后来人家不让种了,说必须种柏树。

我只好忍痛割爱把那些果树全砍了,种了人家给的柏树苗。”场长喃喃地说着,伤心的摇了摇头。

“你说的人家,指的是谁?”刘岩问道。

“上面,具体谁,我就不好说了。”场长用一根手指,指了指天空。

听罢,刘岩站了起来,伸出双手握着对方的粗皮大手说:“明天下午,你到前面那个牛岭村等我。

领我们到林区的养殖农户那里走走,行不行?”

“没问题!”场长满口答应。

“同时,你今晚给我拿出一个林区林缘区,发展畜牧业的简单方案或报告,有问题吗?”刘岩接着说道。

场长爽快的回答说:“没问题。”

刘岩一行和在场的林场工人一一握手后,辞别了苏坑林场的岭南工区,返回市里。

刘岩在市委下了车,在市委机关食堂吃了晚餐,就到办公室看当天的报纸和文件。

处理完公文后,他在休息室的床上躺了下来。

静下心来,开始回味这一天的行程,思考下一步的工作。

想到明天即将召开的现场会,他不由得困惑了。

到时候,要不要现场调整鼓平区的两个主要领导?

如果不调整,今后的工作推行不下去怎么办?

一旦调整,自己到扈州不到十天时间,就把两个县区的一把手都拿掉,会是怎样的影响和后果?

这个步子会不会迈的太大了?同志们会怎么看?省里的领导会怎么想?

除了免职,还能干什么?还有其它什么办法?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软性的东西太多了。

在做事情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必须考虑刚柔并济、软硬结合。

必须有柔韧性、长期性,否则弄不好,会弄巧成拙的。

现在摆在眼前的是,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地级市,不仅经济落后,而且干部不作为的现象随处可见。

如果杀一起不到儆百的作用,由此引发群起而攻之,怎么应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