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李修入郑国(2 / 2)
同时也正好通知欧阳长风和欧阳成林二人。
当然更要借机会,看一下欧阳野望和木阁主。而李修更是欠木阁主一个承诺,对木诗晨的承诺。
如此,李修几人,住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李修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处理这些私事上面。
家
事国事天下事。
看似独立的个体,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更有一句话还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自己私人的事情,如果都不能妥善处理,如何解决天下之事。
从这个意义来说,许多事情,是李修的私事,却又不是,当李修自然而然到了一定位置,哪怕是家事,也变成关乎天下的大事。
这,就是人生不同成长的阶段,和所处的阶段。
有时候,李修也在想,如果他仅仅是一个普通人,该多好。至少这样的话,和几女之间,每天喝茶聊天,游山玩水,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可以真实而又自在。
但是现在的李修,虽然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是总感觉,并不真实。
累!
只这样一个字,并非劳其筋骨的累,而是心中的累。
“也罢,也许就是这天降大任吧,回不去的时光,终究是回不去了,一切还要向前看。”
虽然心很累,表面看来,现在的李修,毫无斗志,甚至表现消极,得过且过,纵容自我,但是李修的内心,一直未变。
这只是,一种顺势而为。
蓦地《易》之道的感悟,涌入脑中。
思绪万千的李修,
缓步到了一座山上,登高而眺,思绪飞扬。
人为山顶我为峰的豪迈!
却在瞬间如同过去式一般,抬头就是触手可及的天空。
李修会心一笑。
“我好像懂了。”
山在怎么高,依然他的上方,还是天空。
天下有山。
当能力不够的时候,就应如这巍峨的山一样,不可主动逾越什么,保持一种相对的静止态就好。
动与静,本身也是一种辩证。
现在的大势的所向,要求李修一静不如一动。
……
狼国。
随着匠人入国,在康平的主导下,提出了思路,那些匠人,也是脑路大开。
“哈哈,到底是康先生,能想到这些。我们虽为匠人,但是不及康先生啊。”
康平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道:“我也只是空有想法,真正要实现这计划,还要靠各位相助。”
交谈间,看似谈笑风生,却也包含了一种辩证。
数天后,终于按康平的计划,这项浩大的工程有了小范围的初形。
这个时代,并不像某个时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知道什么虹吸原理,能最后琢磨出类似的原理,并且付诸现实,很不容易。
康平真的实现了,水往高处走的设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