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8章 第七阶层!(2 / 2)

加入书签

一个是女大学生,简直是强强联手。

可无奈,这个何文惠简直就是个极品。

明明已经嫁给了刘洪昌,这还是三心二意,挂念自己的大学男同学。

作为一个妻子,居然跟自己的丈夫约法三章。

夫妻两人不能牵手,不能接吻,甚至自己换衣服都不能看。

睡觉更是分开睡!

不仅如此,他家里这些弟弟妹妹。

一个个也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姐夫刘洪昌处处补贴,几乎成为文慧一家人的顶梁柱,家里的粮食不够,刘洪昌靠着自己食堂工作的便利,不断的补贴。

刘洪昌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成为支撑文慧一家人活下去的支柱。

尽管如此,这个不省心的小姨子,还动不动就偷他的钱,将人家刚买的床单改成衣服,还把姐夫给姐姐刚买的皮鞋,据为己有。

而那个小舅子小小年纪,就四处找茬打架,天天不是被人欺负就是欺负人,搞得整个家都鸡飞狗跳。

当年王晨第1次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心里就一个劲的纳闷。

这么极品的一家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在他们认识刘宏昌之前,老娘眼睛瞎了,然后何文慧上大学,也是妥妥的没收入。

然后妹妹弟弟都是不省心,拖油瓶的样子。

这一家人是怎么活过来的?

所以,王晨选择二次创作这部电视剧。

就要把这个逻辑问题修正。

首先何文慧上大学需要一大笔费用的。

然后他的弟弟妹妹上学,同样需要学费。

虽然那个时候学费只是几块钱。

但是那个时候的工资也是只有几十块!

家里这么多孩子需要花钱,一个瞎了眼的老娘是怎么应付过来的?

如果说借债的话,谁肯源源不绝的借钱给这么一个无底洞呢。

所以,王晨在开局就写了一场戏,先把逻辑问题修正。

何文惠的父亲,是因为工伤而死的。

然后他的母亲是因为悲伤过度哭瞎了眼睛。

所以他的手头有一笔伤残补助金,在他父亲意外身亡之前,何家还是有点家底的。

这第一场戏,就是室内戏!

今天是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开学的日子。

何文惠小心翼翼的来到母亲面前,欲言又止。

作为何家的长女,作为大家的大姐。

他一直在学校没有赚一分钱。

全家的负担,都是靠父亲的伤亡抚恤金来支撑。

而母亲因为悲伤过度,两只眼睛早就瞎了,根本没有任何劳动能力。

为了照顾孩子们,他愣是抹黑熟悉了院里的地形,勉强能够给孩子做个饭。

就母亲这样的情况,显然也没法出去赚一分钱。

每次到了开学的时候,都是全家最纠结的时候。

因为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三个孩子都需要一笔学费。

弟弟妹妹因为还在上初中和高中,学费只有区区几块钱,而何文惠这边,大学每个学期的学费居然要20多块钱!

20多块钱是什么概念?

在那个年代,一般的学徒工一个月的工资才16块。

像8级工的工资也才80多块,厂长的工资也才100出头!

虽然当初父亲的抚恤金,足足有几百块。

但也经不起这日久天长的消耗。

一家人的吃喝用度,几乎全靠着抚恤金,和街坊四邻的接济。

还有就是那点五保户的钱。

每当这个时候,双目失明的母亲,面色就格外凝重。

虽然眼睛瞎了,但他还是能够敏感的觉察到。

放着抚恤金的箱子,正在一点点变空。

看着母亲又掏出那个上锁的木箱,何文慧心里轻松几分。

实际上,就在附近出事后一年。

母亲就曾经跟他商量过,不要继续上学的要求。

但是何文慧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还是让母亲于心不忍。

终于撑到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最后的20块钱。

其实母亲自己心里也没底儿,这些年来,几乎每个月五保户的钱都不够用。

他也不知道从木箱里拿了多少次钱,也不知道这里边还有没有钱。

想起自己丈夫的一条命,换来了他们几年的安逸生活。

母亲的泪就止不住的掉下来。

他有些痛恨自己的脆弱。

如果自己的眼睛能看见,如果自己能够勉强有个工作,干个活。

或许自己的女儿就不用这么为难。

母亲哆哆嗦嗦地摸出发亮的钥匙,颤巍巍的打开了小木箱。

随着木箱被打开,何文慧眼睛一亮。

松了口气。

原来木箱里,还有十几张面额10块的大钞!

但是母亲摸的那些钱,脸色却变得极为严峻。

【只剩下100多了吗?】

【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明年。】

【你的弟弟妹妹也都快长大了,不知道他们要不要上大学。】

【但是家里也只能供得起你一个了。】

【这是你最后一个学期了,上完之后赶紧找工作吧。】

何文惠连连点头,把手伸了过去。

母亲想了又想,原本给了两张,后来又加上了三张。

【在外面也别太委屈自己。】

【最后一个学期,给自己买身新衣服吧。】

【出去找工作,总不能像个叫花子。】

【妈没本事,让你受苦了。】

看到母亲又要落泪的样子,何文惠赶紧上去哄。

【哎呀妈,你怎么又哭了?】

【不是跟你说了,只要我大学毕业,你就等着享福吧!】

【我那些师兄师姐都分配到了事业单位,大大小小都是个官!】

【等我分配了,一个月至少也得几十上百!】

【这点钱都不算啥!】

【以后弟弟妹妹的学费由我来出!】

看着何文惠大言不惭的样子,现场的观众都十分感慨。

因为这些观众的段数都比较高,都比较理解那个年代大学生是什么样的含金量,所以也能够理解何文慧有这么大的底气。

【我记得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出来最少也是个处长。】

【最少最少也得分配个科长吧。】

【因为那个时候,各个部门都在扩张,并且一些老干部都没有太高的文化,非常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补充新鲜血液。】

【因为那个时候的大学生非常少,这才是真的。】

【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劳动力,很多人读到高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大部分都是读完初中就辍学了。】

【我记得郑渊洁老师,才读完小学就不读了。】

【没办法,那个时候真的很难供养一个大学生。】

【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几块几十块,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就20块,得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才能勉强供给,然后剩下的钱还得省着花。】

【这光是学费20块,在外面的食宿费呢?一般的家庭真的供不起!】

【但这里有点问题啊,既然双职工的家庭都供不起,像这么困难的家庭,父亲死了,母亲眼瞎,这样的家庭就靠着抚恤金能承担吗?】

【如果是有重大立功表现,挽救了国家财产,那估计抚恤金会高一些。】

【能有几百上千的抚恤金,一般都是这种类型。】

【那个时候的几百块,可能现在的几百块不一样!】

【就靠着这几百块,这一大家子就活了好几年,还能供着这些孩子们上学。】

【现在是绝对不可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