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助学会(2 / 2)
香江实行的是“六五一”学制,小学六年、中学五年,再加一到两年的预科。
若是套到北边实行的“六三三”学制,那么没能通过中三试,就相当于没能考上高中,失去了进一步接受教育以及报考大学的机会。
“助学会每年从官立中学挑选出50名中三学生进行帮助,以后会逐步增加,”
高林往烟灰缸里弹了一下烟灰,对曾玉麟说道:
“帮助了一年后,要根据成绩决定第二年是否继续帮助。那些官立中学的师资很差嘅,那些学生转读师资更强的私立中学后,成绩理应超过在官立中学的同学,否则就要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又拿起冰镇可乐喝了一口,对曾玉麟继续说道:
“当然啦,助学会也要督促他们学习,时常请他们食饭等等。成绩唔行,就一脚踢开;成绩优异,唔但要发奖金,仲要让他生活在更好的环境!”
“……这些受你帮助的学生,大多对你感恩
戴德,”
曾玉麟想了想,对高林笑着说道:“等他们学业有成进入社会,肯定对你有所回报嘅,这就是你想要的好处?”
“善有善报。”
“每年50名中三学生,只要有两三个考上大学,对你来说就不算亏,”
曾玉麟盯着高林,继续说道:
“若是有人在进入社会后,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对你来说就是大赚特赚!而且他们既然受过你的帮助,你唔会让他们有机会同助学会、同你做切割;你仲会让他们互相帮助,形成一个有着共同出身的小团体。”
“哇,”
高林耸了耸肩,对曾玉麟笑着说道:“冇你想的这么夸张啦。”
“……她那时太年轻,”
曾玉麟忍不住用英文说出了断头王后里的名句:
“不知命运馈赠给人们的礼物,都在暗中标注了价格!”
“这种活动是唔是比选妃大会更有意思?”
高林对曾玉麟笑着问道:“当然你想开也可以开选妃大会,中三学生长到成年,也就是三四年而已。”
曾玉麟沉默不语,继续思考着高林的构想:
三年后,第一批助学会会员参加中学文凭试;七年后,第一批助学会会员大学毕业……差不多十年后,第一批批助学会
会员开始在香江产生他们的影响力。
只要他们认同高林、认同彼此,那就是一个合法的字头!
那些警队的见习督察、廉署的见习调查员、大公司的见习职员、港府的见习官学生……他们将会时常在一个慈善组织进行聚会,交换情报交换资源,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而高林将会站在他们中间,成为他们的契爷、顶爷和话事人!
“搞掂了打给我,”
高林站起身,对沉默不语的曾玉麟笑着说道:
“我约了李大少,同那边亚视谈生意。”
……
今年已经七十三岁的李柏歆,正站在自己的办公室一张写字台前。
他俯身挥笔,默写着赵孟頫的相州昼锦堂记。
十岁出头,他就开始临摹赵孟頫的书法;在临摹了六十多年后,他不用照着字帖临摹,默写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哪怕是相州昼锦堂记这种最难临摹的草书。
李柏歆的二房长媳薛玲玲侍立在旁边,正在欣赏公公的书法:
在她的心里,哪怕是去年从花旗国的沃顿商学院毕业,用花旗国的商战战术连续收购,让李家的上市公司从两家变成四家,帮助李家在富豪排行榜上再次压制庄嘉诚的丈夫,也是远远不如眼前这位老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