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0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 / 2)

加入书签

新晋兵部尚书罗森一脸严肃,他紧盯着陈潇,双手背后,沉声道:

“太子殿下,这水泥铺路,当真能如您所说,让行军更加迅速?”

陈潇微笑着看向罗森,只见此人四十岁的模样,身材健壮,皮肤微黑。

想到他出自罗家,乃是五皇子的舅舅,眼神一闪,耐心解释道:

“罗尚书,水泥道路平坦坚固,马车行驶其上更加平稳快速,自然能大大提高行军速度。”

“殿下,这些提议一旦开展,所需人手众多,吏部该如何调配?”

陈潇回头,发现是刚上任的吏部尚书吴鹏泰,此刻,这人摸着胡须,眼中透着精明。

自从上任吏部尚书赵卫池受程乾拖累被流放后。

四皇子的舅舅吴鹏泰,凭借着自身深厚的家族底蕴和在朝堂中积攒下的人脉关系,以及多年来在官场打磨积累的经验,成功顶上了这一要职。

想到这里,陈潇眼里闪过一丝冷光。

他既然已经是太子了,那他就不会允许自己从这个位置被拉下来。

“吴尚书放心,我们可以先从各地选拔有相关经验的工匠,再从民间招募年轻力壮之人,加以培训,定能满足需求。”

刑部尚书李云烨在一旁微微点头,眼里却露出一丝复杂。

于睿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朗声道:

“太子殿下此策,实乃高瞻远瞩!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推广,能让知识在百姓中广泛传播,启迪民智;

水泥厂与道路的修建,能促进商贸流通,繁荣经济;

图书馆的设立,更能让我朝文风昌盛,人才辈出。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关乎民生福祉,影响国家根基,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微微转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像是要让所有人都听到他对太子的钦佩。

话落,沈腾宇眼睛一亮,脸上满是兴奋。

他快步上前,双手抱拳,激动地说道:

“太子殿下高瞻远瞩!若是能用上水泥铺路,以后修缮道路的费用也能节省不少。

臣愿全力配合,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他拍着胸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水泥大道。

付玉华微微眯眼,脸上带着思索之色,随后上前,恭敬地说道:

“太子殿下此举,百姓皆可受益。

图书馆建成后,我朝文风也必将更加昌盛。

礼部定会全力配合,为百姓出一份力。”

闻言,陈潇只是淡笑不语。

罗森一脸严肃,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之事可行!”

他看向陈潇的眼中带着一丝敬佩,作为武将,他更看重这些举措对军事的影响。

顺德帝坐在龙椅上,满意地看着这一切,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他微微颔首,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陈潇身上,高声道:

“众卿所言极是,太子的提议朕甚是满意。

此事就交由太子负责,各部协同合作,务必将这些利民之事办好!”

陈潇连忙躬身领命,“承蒙父皇信任,诸位大人支持,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此时,朝堂上的众大臣也纷纷表示愿意齐心协力,为大魏的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