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4章 吴越之恨(2 / 2)

加入书签

夫差冷笑,接受了勾践的求和,但并未放过他,而是将他囚禁于姑苏城外的一间石室之中,日日劳作,以羞辱其志。而伍子胥的忠言,终是未能阻止这场历史的悲剧。

石室之内,昏暗无光,勾践日夜劳作,受尽屈辱。但他心中那份复仇的火焰却从未熄灭。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便以柴薪为床,尝苦胆以自警,提醒自己勿忘国仇家恨。十年,漫长的十年,勾践在屈辱与坚韧中磨砺自己,积蓄力量。

与此同时,吴国在夫差的带领下,北上伐齐,屡战屡胜,声势日隆,夫差也因此被誉为小霸。然而,胜利的光环背后,却是伍子胥一次次的忧虑与警告,他深知吴国虽强,但内忧外患并存,若不趁胜追击,彻底消灭越国,终将是养虎为患。

周元王三年,中原局势动荡,诸侯纷争再起。勾践看准时机,趁吴国主力北上,国内空虚之际,一举发动反击。越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迅速占领吴国多地。夫差闻讯大惊,急忙回师救援,但为时已晚。

决战于姑苏城下,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勾践亲率大军,誓要一雪前耻。而夫差,面对着曾经的阶下囚,心中五味杂陈。战鼓擂响,双方将士奋勇拼杀,最终,吴国败了,败得彻彻底底。

夫差被困于姑苏城内,望着城外漫山遍野的越军,心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他拒绝了勾践的劝降,选择了以死明志,羞愤之下自刎于宫门之前。吴国,这个曾经的霸主,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消逝了。

勾践,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远方,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过往的感慨。他深知,真正的霸业,不仅仅是征服,更是以德服人,以仁治国。于是,他北上中原,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共商天下大计,最终成为春秋末年的最后一位霸主。

姬无名,这位见证了这一切的史官,提笔记录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深知,每一次的兴衰更替,都是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交织的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