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叶轩:我的徒弟霍去病!(1 / 2)

加入书签

“霍去病?”

“去病,去病!”

“这个名字真不错!”

“叶先生,您取的名字太棒了!”

霍家农夫那张憨厚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因为他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响亮。

霍去病

叶轩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突然感到有些不对劲。

霍去病不是汉朝时期的着名将领吗!

他俯视着床上的人,对方满脸疲惫,瘦弱的小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忧虑。

历史上,霍去病以勇猛和高超的战术着称,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18岁便担任剽姚校尉。

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

19岁成为骠骑将军。

横扫河西走廊。狼居胥山立功。消灭匈奴无数。直捣匈奴大本营。

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然而,霍去病尽管早早地就在战场上建立了功勋,却未能长寿。24岁的霍去病因病去世。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现代尚无定论。

有许多猜测。

官方认为,霍去病的身体状况可能与他的频繁征战和长期的辛苦生活有关因此病逝。

也有人认为霍去病死于瘟疫。

霍去病深入漠北。

匈奴为了抵抗霍去病军队的进攻,将病死的动物丢入水源,或者埋在路上,致使疫情爆发。霍去病却因疫情不幸去世。也有人猜测霍去病的离世隐藏着秘密。由于霍去病欲为舅舅卫青雪耻,射死李敢。

汉武帝对此非常生气。

但霍去病功勋卓着,不能处置。

只能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后来汉武帝试图拉拢霍去病。

但霍去病不接受。

汉武帝逐渐对霍去病产生不满。

在消除匈奴的威胁之后,霍去病遭遇了宫廷内各方势力的排斥。这些猜测都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真实的。

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亡,已无法考证。

叶轩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种偏僻的地方遇到了这个叫霍去病的小孩。

他记得,霍去病是平阳侯府的一位少年才俊,来自卫少儿的平阳县。霍去病19岁成为骠骑将军,才与霍仲孺相认的。

所以,这个瘦弱的小孩并不是历史上的霍去病。

叶轩交代了几句,让农夫带霍去病回去休息。那户霍家的农民感激不尽,带着霍去病回了家。宁静的乡村住宅里。叶轩与吕雉等女士享受着安逸的日子。吕雉等人研习女红、纺织等技能,作为消遣。

叶轩则偶尔为村里的人算卦,预测吉凶。他们来到农村,并非去受苦。

因为他们拥有无数金银财宝,不需要像普通农户那样辛苦耕种。

村子里。

算卦摊位前,一位老大爷您最近有血光之灾,千万不要在这段时间里劳作。”

头发花白的农夫连连点头。

“既然先生这么说,那我这几天就先休息一下。”

老大爷离开后,坐在一旁的玉漱忍不住笑出声。

她清冷的眉眼中带着一丝俏皮。

叶轩明白她心中的顾虑,尽管她的年纪在他之上,但他服用的仙丹让他保持着青春的容貌,仿佛岁月在他身上停滞。

“叫我青年才俊如何?我的外表看起来并不苍老,就算我自称年长,他们也只会以为我谦虚有礼。”

“收摊,今日到此为止。”

叶轩看了一眼时间,决定结束一天的生意。

除了占卜,他还需要去指导霍去病的成长。

那位姓霍的农夫见叶轩能迅速治愈霍去病的顽疾,并且霍去病改名后,确实不再频繁犯病,他深知叶轩非凡,欣然同意让霍去病跟随学习。

“霍去病,你可要认真听讲,否则我就打断你的腿,明白吗。”

农夫严肃地警告着他的儿子,目光中满是期待。

霍去病,那个黝黑的小身影,露出无奈的表情,却还是点点头。

“您安心去田间劳作吧,我会听话的。”

他保证道。

听到儿子的决心,农夫心满意足,满脸欣慰。

在霍去病的带领下,叶轩步入了那座庭院。

叶轩身着素雅的月白色长袍,一尘不染,发冠束发,显得端庄而严谨。

他的衣物上没有繁复的金线装饰,显得更为内敛,但那眉眼间的英气犹如山峰挺立,不容忽视。

“孩子,我会用心教你的。”

他承诺着,言语间充满坚定。

农夫离开后,叶轩开始教授霍去病君子六艺,包括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

他递过一把家传的弓箭,霍去病慌乱地接住,感受到那弓的重量,他的表情瞬间变得苦涩。

“好沉啊。”

“这弓将来属于你,但现在你需要先增强体能。”

叶轩提醒道,霍去病过去体质虚弱,连举重都成问题。

于是,叶轩开始了严格的体能训练,跑步、负重跑、举重,同时教导他艺术与武技。

“瞄准目标。”

“手臂伸直,保持稳定。”

“拉紧弓弦,然后射击。”

他的教导严厉而专注。

霍去病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但他坚持不懈,最终箭矢精准地命中了目标。

“太棒了。”

他欢呼起来,眼中闪烁着自豪。

“以你的天分,几年后箭术定能超越我。”

霍去病自信满满,叶轩微笑着摇头:“你还年轻,再修炼几十年吧。”

突然,叶轩想起了一个预言,“我预测过,在你二十四岁那年你会遇到一次重大挑战,”要时刻警惕。”

他又补充道,“战斗时切记,不可过分逼迫。”第二百三十一章 霍去病远行,叶轩赠言新帝恒文登基

历史上流传着关于霍去病年轻陨落的三种揣测。

并非由于频繁的战事耗尽了他的体力,也不是因为突发的疾病,而是出于一种策略考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