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3章 两个字(2 / 2)

加入书签

就是张广坚写书法的那些。

有了个主意。

老周跟大妈示意了一下,去里面找了一张纸出来。

空白的纸旁边,就是张广坚写了字的纸。

有一个“花”字露了出来。

老周心意一动,把那幅字给抽了出来。

山寺桃花始盛开。

写得还可以,寓意也不错。

老周把纸铺到铁皮桶上。

又去找墨汁。

屋里没有,在外面石桌底下找到了。

塑料盒子里掺了点儿水,把墨汁冲淡一些。

笔。笔呢?

到处都没找到。

那天在这里遇到张广坚的时候,好像是被工人们把东西搞得乱七八糟的。

笔也应该是在那个时间搞丢的。

没有笔,怎么办呢?

用手指?或者什么别的能蘸墨汁的东西?

老周四下找找,没有合适的物件儿。

又在身上摸摸。

有了。

老周从怀里摸出了一管毛笔。

还带着竹节笔帽。

这是冯老送给老周的。

还记得吗?那个下午。

好像是几百年前的事儿了。

老周靠着意识共振,提出了内排计划。

也是因为内排计划,大家才有缘由,得以来到日本。

再看看现在。

身边已经没有一个故人了。

话说得最多的,竟然是个日本人,田中。

老周不敢再想了,回忆里的每一帧,都能把此刻的老周刺穿。

老周把笔用清水润湿。

再让笔尖和笔肚吸上些墨。

提、按、转、折,再用一个轻挑收尾。

纸没用完,撕下了一些空白的部分,在字上压了压。

还好童子功没丢。

一幅小学生水平的书法作品就写好了。

老周把这幅字递到了大妈手上。

“长弓先生,这是什么?”

“这是我写的两个字,耳光。您收到了这幅字,也就等于被我抽了一个耳光了。”老周说道。

大妈把纸展开,仔细地端详了一番。

“长弓先生,这两个字,就是耳光的意思吗?”

老周点头。

“那……我收到了这个,也就真的等于您抽过我的耳光了?”

“当然。”

“您不会骗我吧?”

“当然不会。”老周说道。

老周又把刚才翻出来的张广坚写的那幅字给拿了过来。

张广坚要比老周写得强一些。

“这幅,您也拿着吧。您的孙女喜欢花儿,这幅字,算是给她的一个祝福。”

大妈把两幅字叠放着,轻轻卷起,护在胸前。

起身,向老周躬身道谢。

“长弓先生,您辛苦了,感谢您的帮助,告辞了。”

老周抓起那个信封,“这个供奉,不能直接给我,要交到供奉台,这是规矩。”

“供奉台?在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