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大秦农会!(2 / 2)
这些生活在荒僻山区的流民,可以说是真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地狱”之中。他们终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甚至衣不蔽体,看上去跟野人几乎毫无区别。
原来,他们都是从其他地方逃亡而来的逃亡农户,身上所携带的财物早已消耗殆尽。
那些宝贵的资源统统被贪婪无度的官吏以及富甲一方,权势滔天的地主门阀蛮横地夺走了!
然而,即便身处如此艰难困苦的境地,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依然坚守着内心深处那最后一丝良善的信念,正是凭借着这份难能可贵的良知,他们才没有走上那条,充满血腥与罪恶的杀人越货之路,沦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山匪。
尽管被迫隐居于深山之中,但他们始终与山外的世界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联系,没有与外界彻底隔绝。
通过这些来之不易的渠道,他们逐渐了解到了大秦帝国的赫赫威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们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自身所遭受的种种悲惨境遇一股脑儿地倾诉给农会。
要知道,在大秦帝国的土地之上,农会所扮演的角色可谓十分独特而且重要。
农会中的成员大多都是些朴实憨厚、不善言辞之人,平日里只知埋头苦干,辛勤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虽然他们在口才方面稍显笨拙,无法像那些巧舌如簧之士一般滔滔不绝,但在整个大秦帝国的社会结构当中,农会无疑是最为诚实守信、安分守己、默默无闻的群体。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秦帝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并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有耕战的传统。
因此,在制定国策之时,常常强调“大秦以农为本”的理念,并且始终坚定不移地沿袭着,前秦古老而有效的耕战国策。
也正因如此,农会成员们往往能够享受到较为优厚的待遇和政策扶持,成为了支撑起大秦帝国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石之一。
农会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种种复杂关系和内幕并不了解,他们只是简单而直接地向盖世太保提出请求,希望能够派遣兵力来保护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群体。
然而,这些朴实的人们并不知道南梁与大秦帝国之间,存在着怎样巨大的差异。他们所关注的仅仅是最终能否,使南梁汉人农民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个结果。
在盖世太保内部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成员,本身就是农民的孩子。而在秦军当中,绝大多数的官兵同样出身于农民家庭。
尽管他们在军旅生涯中逐渐掌握了众多实用的技能,甚至还学会了认字读书,但归根结底,他们依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
正因为如此,农会虽然一直保持着相对低调的姿态,但实际上它所蕴含的力量却是极为强大且不容小觑的。
当这群憨厚朴实的老农心中的同情心被彻底激发时,那种想要真心实意去帮助他人的决心,简直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势不可挡。
正是由于农会如此坚决而强势地介入此事,一个更为庞大、更为黑暗的势力网才得以浮出水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