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辅相、首相、民主集中制!(1 / 2)
赢福竟然成为了大秦帝国未来的储君!这可是一件影响深远、了不得的大事啊。
而后续诸多繁杂的事务,则交由方雄等一众读书人去解说和办理。可千万不要小瞧儒家的能耐哦,只要他们心甘情愿地出力,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能凭借,那张巧嘴给讲得明明白白的。
要说这舆论操控的能力,离石最服气的便是儒家了。儒家仿佛天生自带一种同化他人的光环,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纵横冢就是读书人中最第一喷子,大秦帝国现在已经复生了纵横家、阴阳家等等,这些已经灭绝的稀罕人才。
更何况如今的皇帝只是一个虚位君主呢?
皇帝究竟是男性还是女性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这其中存在一个关键因素——它可以有效地保障国家政务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即使皇帝年纪尚小,就像仍处于嗷嗷待哺阶段、需要依靠乳汁喂养的婴儿一样稚嫩,人们也完全不必为此忧心忡忡,生怕整个庞大的帝国会被这样一个年幼无知的孩童所操控。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可能大权独揽、一手遮天的权臣的出现,我们同样没有必要过度焦虑。
要知道,当下的内阁首相固然已经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可以称得上是权倾朝野的权臣了,但是,在其之下还有另外九位阁臣与之形成相互牵制之势,自称辅相可不是自谦,而是要告诉天下人,辅相有九个,再晋一步就是首相。
当面临某些具有争议性且各方观点相持不下、难以达成一致共识的事务时,这种阁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便开始发挥作用了。
各位阁臣都会基于自身立场与利益考量,提出不同看法和主张,并通过激烈辩论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正是由于这种多方势力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平衡状态,才使得国家政权得以稳定运行,避免了因某一方势力过于强大,而导致的政治动荡或朝局失衡局面的发生。
每当面临那些充满争议、各方意见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时,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持有不同观点和利益诉求的人们局,逐渐成长并发展壮大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阶层。
而这个阶层一旦崛起,必然会提出参政议政的要求,期望能够通过政治途径来扞卫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假如那个时候我依然健在,或许出于某些考虑,我会选择主动将权力让渡给他们。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做法仅仅只能暂时抑制住矛盾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矛盾的根源仍然存在,只是被掩盖或者延缓了而已。
但倘若不幸的是,我已经离开了人世,那么我的后代子孙们将会如何应对呢?
如果他们过度迷信于家族所掌握的武装力量,企图以武力镇压国内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无论这场斗争的结局是胜还是败,整个国家都极有可能陷入,一片混乱与废墟之中。
若是最终失败了,恐怕连我的后世子孙都会遭到革命军,无情地追杀和屠戮,甚至可能被赶尽杀绝。
以上便是离石心中的种种猜想。他深知,一个庞大的帝国历经上千年的岁月洗礼之后,往往会变得腐朽没落、积重难返。
所以,如果不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果断做出抉择、站好队伍,等到真正大难临头之际,就算是再怎么虔诚地求神拜佛,恐怕也都无济于事了。
在离石看来,既然自己手中握有显着的优势资源,倒不如索性去充当一名资本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