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共赴国难【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此外,不要限制黔首们的出走。”

“只是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精彩啊——”

“孟子昔日所著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如今竟然被我所看到了。”

“等着吧。”

“嗝——”

反倒是蒙毅已然喝的醉醺醺的了,他坐在那里脸色发红,眼眸中的神色也是飘忽不定:“陛下、诸位同僚。”

子婴端坐在上首,望着下方的臣子们,脸上的神情不变,他只是淡漠的说道:“传朕之令,继续征兵。”

“那您呢?若是您输了,您会离开么?”

“共赴国难——”

子婴抚摸着手中所记载着秦人踊跃报名参战的奏疏,眼睛中却带着些许怀念之色,他好像再次见到了大秦的盛世,哪怕这一次只是大秦在崩塌之前所映照的最后一丝光亮也一样。

他仰起头,杯中的酒水随着脖子顺落入衣衫中。

他喃喃自语的念叨着秦风中的歌谣,目光却遥远的看向远方。

当然,真正的灵位早已经随着上党“赵氏”的迁徙而迁徙走了,此处只是再次刻印的一个迷惑世人的罢了。

他嘿嘿一笑:“没有想到,最后与我一同奔赴国难的,竟然是诸位啊。”

仅仅是半年的时间,在武烈八年的时候天下就彻底的被瓜分干净了。

“原来如此。”

沛郡

刘邦坐在大殿中,此时的他是无可争议的汉王了,只要能够将高坐在章台宫中的那位拉下马来,他便能够成为这天下的万王之王,称号为皇。

“人生在世,哪有比性命更重要的呢?”

“望大秦万年——”

子婴站在章台宫中,看着

五世皇帝陛下子婴所令,若汉王得天下,则为秦失天命所眷,而无人事可回,则他会下禅让诏书,将皇帝之位传于汉王刘邦。

月上中梢的时候,蒙毅、陈簪缨等人都回去了,只剩下子婴一个人坐在大殿之中。

他凭借着之前吞噬掉的“故楚国”之地占据地利,在南方扩张,吞噬土地。

秦五世皇帝子婴下诏,言称汉王已然得天下半数江山,此之为秦之天命所失,因此愿与汉王一战而得天命。

秦汉争霸的局面彻底形成。

武烈八年冬。

年号?

有些人在下了朝之后就开始准备收拾东西逃离,而有的人则依旧是顾着自己手中应该处理的政务。

刘邦则是淡淡的笑了笑,他看着张良问:“你还记得子婴陛下的年号么?”

其国内,昔日武王所铸九鼎尽数在咸阳城内,始皇帝所铸的十二座金人以及传国玉玺也在国内。

但刘邦并没有同意这个建议,甚至还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给斥责了一顿。

但秦皇子婴却另有图谋。

他表示完全接受秦皇的旨意,双方会在武烈九年在函谷关进行决战。

张良没有怀疑子婴的话,但是有些怀疑刘邦所说的话,他不相信刘邦会放过子婴,甚至允许他带着一部分的臣子、士卒、黔首离开。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而他则是会改刘邦的汉王封号为“西南王”。

“若是想要离去的,便在朝会之后收拾自己的东西,去投靠汉王就是了。”

子婴此时也是长笑出声,他看着坐在自己身旁的这几个人,笑意盈盈:“我当初没有告诉你们这个,就是想看看今日的情形。”

每家每户几乎所有的男性壮丁全都自愿入伍,有些已经退伍了的老兵也开始回来,这一次,大秦所在伍的士卒们与大秦巅峰时期竟然相差无几了。

于是,人们高声喊着自己的口号,决定一同奔赴国难。

“我与秦皇有君臣之情谊,我若是此时登基称皇,后攻下咸阳城,我一定会留下秦皇的性命。”

而事实上,在他大败项羽,之后和秦皇子婴平分天下的时候,部下的臣子们便建议他不要再以汉王自称,而是登基为“皇”。

天上的繁星点点伫立而起,没有人知道子婴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之后在私下的时候,萧何、张良等人一同询问刘邦为何不愿意,而刘邦的答案则是很简单的一句:“如今我乃秦国的汉王,他日若是能够攻下秦皇之位,陛下定然会禅让与我,这样于礼数之上,本王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他只需要在那桥之上等着我们。”

他眨了眨眼睛:“毕竟,子婴陛下是高高在上的累世贵族,我的刘某只是一个地痞流氓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反而尽数是“平静”。

八年前他从上党而出,再次成为五世皇帝的时候,子婴就已经将自己的生死抛在了脑后。

一字王乃是除却“镇国”“安国”二字王之外,最顶尖的王,而除汉王之位而封西南王,也是表明了秦皇的态度。

这位的家世可以说天下无人能够越的过去吧?

哪怕是今日的汉王刘邦,难道论家世就能够越得过这位去?

章台宫,前殿。

“不要强制征兵。”

而若汉王刘邦此战失败,则为秦国以人力而胜过天命,但他却不会为难汉王,甚至不会让汉王呆在咸阳城,而是会让刘邦带着愿意追随他的人前往百越的更西南方。

“陛下与我应当是有这些默契的。”

只是

章邯终究还是开了口,他看着坐在那里的陈簪缨,端起酒爵,轻声说道:“陈相,章某过往不知道您的身份,多有得罪,还望先生见谅。”

“痛快——”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汉王刘邦淡然接受,并且在公开场合对身旁的谋士表示,自己是大秦的臣子,只是偶然之间得到天命的眷顾,因此有了今日的成就。

秦国大朝会。

“若是留下的,便是决定要与大秦共赴国难了。”

将这些说完之后子婴便甩袖离开了,而大殿中剩下的人们你看我,我看你。

“就连诸位也是——”

刘邦嘴角噙着笑容:“本王如今要做的,便是继续遵循先例。”

他摇摇晃晃的站起身子来,走到了宫中的某个大殿中。

“这便是先生常讲的“黔首之心”么?”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一战之日,即将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